摘要:泰戈尔到访中国,曾与她接触与交流,他是这样评价她:“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就是民国时期的在绘画文学上有很高造诣,被人誉为“中国的苏曼殊”的绝代芳华凌叔华。
泰戈尔到访中国,曾与她接触与交流,他是这样评价她:“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就是民国时期的在绘画文学上有很高造诣,被人誉为“中国的苏曼殊”的绝代芳华凌叔华。
她出身诗画浓郁的仕宦之家,从小受名师教授与指导,拜著名的艺术家、慈禧太后宠爱的画师缪素筠为师,跟随当时被称为文化艺术界一代怪杰辜鸿铭学习中文与英文,她打下了坚实的古典诗词和英文基础。七八岁时,父亲安排她拜著名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为师,后又从画家郝漱玉习画,这使她的绘画技术上不同凡响。她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展现出过人的绘画天赋、文学智慧与绝顶才学。
凌叔华在民国时期的才女中独树一帜,她的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朱光潜激赏地评价她:“以一只善于调理丹青的手,调理她需要的文字的分量,将平凡的,甚至有点俗劣的材料,提炼成无瑕的美玉。”
因为才华横溢,因为出身名门,她被众人艳羡,她与才女冰心是大学同学。她浑身充满着浪漫气息,她多情,她多才,她真诚,她追求心性的自由与真诚的爱情。同为才女的苏雪林评价她:“叔华的眼睛很清澈,但她同人说话时,眼光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总在深思着什么,心不在焉似的,我顶爱她这个神气,她是一个生活于梦幻中的诗人”。
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绝代芳华,却一次又一次在爱情的路上失望失落与悲凉,演绎出一场场悲剧的歌。
她初读徐志摩的诗和文,被徐志摩的才情深深触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终于相识。徐志摩看着漂亮可人,气质高雅,才气过人的凌叔华,顿生情愫。凌叔华看到帅气实足,风流倜傥的徐志摩,怦然心动。于是,眉目传情,彼此向好,牵手爱恋,温情脉脉。
然而,徐志摩受朋友兼好友王赓委托,关照陆小曼,这一关照,让徐志摩神魂颠倒,关照进了陆小曼的屋里去了。凌叔华感受到了徐志摩已移情于陆小曼,气愤不已:我对你付出感情,竟然如此回报?玩儿我?耍我?贱我?于是,凌叔华决定:与其让徐志摩甩我凌叔华,不如我凌叔华先下手为强,甩他徐志摩。想至此,凌叔华对徐志摩写一纸条:“我为你付出真情,你却玩儿我真感情。什么也不用说了,我就拿你的一首诗回敬你:'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分手了徐志摩,迅速获得了陈西滢(陈源)的爱情,陈西滢穷追不舍,两人互谈文学,互赠诗歌,她终于答应嫁给陈西滢。婚后,她逐渐感觉到,陈西滢是一个虽然留洋的人,骨子里却是非常传统的人,他严肃,有点儿口吃结巴,是一个非常务实缺少风情与浪漫的人。这让浪漫多情的凌叔华顿感失望与失落,凌叔华说:“以前与他出门做客,真是窘得很,不熟的人还以为他很骄傲呢。”她对陈西滢的情一日淡似一日,有时到了多日互相不言语,形同陌路人的地步。
凌叔华寂寞,孤独,浪漫的情感无处安放,而此时,36岁的凌叔华向四处张望,寻觅,寻觅,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能慰藉自己身心的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7岁激情四射专玩弄知识女性的英国诗人朱利安•贝尔出现在她面见,朱利安•贝尔一见到凌叔华,迅速沦陷,坠入爱河。他写道:“我的爱人在她那冰冷的被窝里入睡/窗外的风将窗帘卷起层层波浪/她的脑海里追逐起种种幻影/哪儿才有上天的恩惠,美丽的生活。”
朱利安•贝尔回到公寓,情不自抑,立即向自己的母亲写信报告自己在中国发现了“一个人间尤物”,他在信中写道:“她是我所见过的最迷人的尤物,也是我知道的唯一可能成为您儿媳的女人。因为她才真正属于我们的世界,而且是最聪明最善良最敏感最有才华中的一个……这是一个全世界最浪漫的男人的梦……我遇到的是一个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文化方面,都充满学识和情趣的中国女性。”欣喜之情,非比寻常。
朱利安•贝尔与凌叔华两人干柴烈火,熊熊燃烧,被陈西滢在家抓住。而作为文学院院长的陈西滢,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为了女儿有一个完整的家且不失去妈妈,为了给凌叔华一个回头改过的机会。陈西滢隐忍着,他只对朱利安•贝尔给予了强烈的警告,勒令朱利安离开武汉。而此时,朱利安•贝尔的母亲也写来回信,坚决反对他与凌叔华在一起。朱利安•贝尔不得不辞职回英国。“悄悄的我走了,挥一挥衣袖,告别天上的云彩;我道一声珍重:沙扬娜拉!”凌叔华想着不辞而别的悄悄离开的朱利安•贝尔,悲哀悲凉,死的心都有。从此,她更恨陈西滢了,为何要断我欢愉的爱情路?为什么要打压我欢天喜地的心?为何要……从此,她对丈夫更加冷漠,冷漠,再更加冷漠。
女儿看看妈妈的所作所为,看着父亲得不到凌叔华一点点的温暖体贴关怀,她问父亲陈西滢:“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为何仍然在一起。”陈西滢面对女儿的询问,不好说是为了你有一个完整的家,而只回答道:“她是才女,她有她的才华。”当然,通过这一回答,也看出来,陈西滢对凌叔华的爱依然坚挺而没有变。
陈西滢始终如一,没有与凌叔华离婚,对于凌叔华不断地在暗中继续寻找新的“猎物”,也是视而不见,只要女儿有个妈妈,一个在外人眼里有个完整的家,就什么也不计较了。
陈西滢在外光采依旧,声望显著,可在家里,感情落寞,孤独凄凉,他慢慢走向衰老,离开人世。
陈西滢去世后,凌叔华在世上的亲人只有女儿了,面对自己一生的情感历程,她回味儿着,谁才是我凌叔华的最爱?谁才是最爱我凌叔华的男人?想想,凌叔华觉得,他们只不过拿我凌叔华当作玩物。由此,凌叔华得出结论:这世上的男人,还敢付出真情于他们吗?男人,我不再相信了,我用一生验证了。
这世上只有女儿了,我不能让女儿重走我凌叔华的路而被男人伤害。于是,她对女儿说:“往后啊,能不结婚就不结,真要是嫁了人,也别去给男的洗那袜子、内裤啥的……就算犯了啥小错,也别跟男人低头认错。记住:永远别跟男人认错,他们不配。”
后来,凌叔华年老回国,在北京去世,去世前,她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句:“我有点儿对不起陈西滢!”溘然而逝!
来源:退之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