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肠道就像一条忙碌的街道,每天送走吃进去的食物,排出不该留的废物。屁,就是这条街的“广播”,告诉你里面的情况。正常人每天放十几次屁,吃了豆子、红薯,或喝了碳酸饮料,屁会多,很正常。
经常放屁是不是肠癌?不少人一听就紧张,其实屁多不等于有病,但有些信号真不能忽略,尤其这6种表现,一旦搭在一起,基本上就要提高警惕了。
人的肠道就像一条忙碌的街道,每天送走吃进去的食物,排出不该留的废物。屁,就是这条街的“广播”,告诉你里面的情况。正常人每天放十几次屁,吃了豆子、红薯,或喝了碳酸饮料,屁会多,很正常。
但如果屁特别臭、次数陡增,甚至带着腥味,那就像街道上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不能只当是“吃多了”或“肚子胀”。
肠道菌群紊乱,就是一个常见原因,尤其是消化不良或长期便秘的人,肠子里的“勤快菌”变少,坏菌多了,屁也就跟着“闹情绪”。
不过,光凭放屁多,并不能说明就是肠癌。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以下这6个“搭配套餐”,一旦凑齐,八九不离十就要考虑结直肠癌的可能了。
第一,大便性状发生明显变化。以前是成条的,现在变细、变扁,像铅笔芯一样;或者忽干忽稀,像炒豆一样一粒粒。这不是“换季”,很可能是肠道里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路”。肠道狭窄,往往就是肿瘤压迫造成的。
第二,大便带血或黏液。有些人一看见血,就以为是痔疮。可痔疮的血是鲜红的,多集中在纸上,而肠癌的血往往是暗红或夹在便里头的,像是“和便便搅在一块炖过”。有时还混着一层黏糊糊的液体,让人一看就不舒服。这是肠黏膜被侵犯的信号。
第三,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以前一天一次,现在三天拉一次;或者总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上完厕所还想再蹲一会儿。尤其是中老年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规律突然打乱,这时候不能光想着“是不是上火了”,得考虑是不是肠子出了事。
第四,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没节食、没运动,却莫名其妙瘦了五斤十斤,这时候就别“高兴瘦了”,反而要问问身体到底“饿”了谁。
肿瘤细胞就像偷吃粮食的老鼠,悄悄地把营养吸走,代谢异常就是这类病的一个特征。
第五,经常腹痛、腹胀,位置不固定。有时候是左边胀,有时候右边绞,像是肠子在“翻筋斗”;特别是吃了东西更明显,就像有人在肚子里“拧麻花”。这种间歇性腹胀,很多时候是肠腔部分被堵,食物通过时受阻,才闹出动静。
第六,持续性乏力、贫血表现明显。脸色越来越黄,嘴唇发白,走两步就气喘吁吁,很多人以为是老了、累了,其实是肿瘤在“偷偷失血”,特别是慢性消耗性贫血,常常是肠癌不声不响的第一张“名片”。
这六个表现,要是只碰上一两个,还不能下定论,但如果三四个一起出现,那就像是肠道“亮红灯”,需要赶紧做检查。特别是肠镜检查,虽说让人挺抗拒,但它就像给肠子拍“电影”,看得清清楚楚,能早发现、早处理。
不少人问,肠癌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它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温水煮青蛙”。从一个小小的腺瘤性息肉,一点点长大,走上“变身”之路,有时要花上五到十年。
家族中有肠癌病史的人,肠子像是“天生爱长疙瘩”,更需要定期筛查。
还有些人,喜欢吃烤肉、腌菜、红肉多,蔬菜少,肠道就像“年久失修的下水道”,油腻腻的、堵得慌。再加上久坐不动,肠子像被“绑住的蛇”,动也不动,废物排不出去,坏东西就越积越多,癌症就容易找上门。
4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士,是肠癌的“高发圈”。但现在,年轻人也不能大意,不规律作息、长期便秘、熬夜吃夜宵,这些坏习惯让肠子天天加班,早晚会出问题。
有人说“菜要多吃绿叶的,肉要适当少吃点”,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其实这就是最实在的道理。高纤维饮食就像给肠道“洗澡”,洗得干净,才不容易“长斑”。
顺便提一句,心理压力大的人,肠道也会“闹脾气”。肠子和大脑之间有一条“神经高速路”,情绪不好,肠子也跟着“堵车”。所以,保持心情舒畅,不只是“说说而已”。
说到底,屁多屁少不是判断肠癌的“硬指标”,但这6个表现合在一起,就像肠道在“发电报”。早发现、早筛查、早处理,才能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肠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装没事”。身体的每一个小变化,都是给自己的“悄悄话”,听懂了,就能避开大麻烦。愿每一个人,都能把身体当朋友,好好照顾,不留遗憾。
声明: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王吉耀. 肠癌的早期症状识别与防控[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 40(12): 942-945
[2]赵建军. 肠道健康与肠癌预防[J]. 中华消化杂志, 2021, 41(3): 177-181
[3]刘志红. 息肉癌变路径及其预警信号[J]. 肿瘤防治研究, 2019, 46(8): 612-615
来源:一泓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