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河北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Tumor cell-intrinsic BIN1 deficiency promotes th
【导读】尽管 BIN1 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但其在塑造 NSCLC 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5月9日,河北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Tumor cell-intrinsic BIN1 deficiency promotes the immunosuppression and impedes ferropt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ia G3BP1-mediated degradation of STAT1”,这项研究强调了 BIN1/G3BP1/STAT1/CD8+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免疫逃逸机制。这些发现为开发以 BIN1 为靶点的疗法奠定了基础,旨在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并将免疫学上“冷”的 NSCLC 转变为更具反应性的疾病。
https://jecc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6-025-03404-9#Sec34
背景知识
01
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面,近期通过引入靶向疗法(如靶向 EGFR 突变型 NSCLC 的 EGFR 抑制剂)和免疫疗法(包括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PD-1)抗体)取得了进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靶向疗法的耐药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尽管一些患者使用抗 PD-1 抗体治疗能获得持久的反应,但约 70% 至 80% 的患者要么治疗效果不佳,要么对这些疗法产生耐药性。因此,全面了解驱动表型适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于揭示 NSCLC 细胞抵抗当前治疗手段的非凡能力至关重要。这些见解对于推进新型联合疗法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免疫逃逸和对免疫治疗产生耐药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CD8+ T 细胞具有独特的能力,能够选择性地识别并清除癌细胞。肿瘤表达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突变和病毒)新抗原以及自身抗原(也称为肿瘤相关或共享抗原)。尤其是,在癌症患者体内已检测到对这些抗原有反应的 CD8+ T 细胞。而且,TILs 的存在、分化和定位已被证明对临床结果有显著影响。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利用小鼠模型和人类患者样本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TME 的免疫特征和异质性进行了调查,但涉及 CD8+ T 细胞的免疫逃逸的确切机制仍知之甚少。对这些机制的更深入理解可能会揭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确定潜在的药物靶点,最终指导更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
BIN1通过G3BP1/STAT1轴调节NSCLC的免疫微环境和进展
02
为了探究 BIN1 是否通过 G3BP1/STAT1 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进展,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 G3BP1 表达降低的 BIN1 基因敲除细胞系。为了进一步验证 BIN1 是通过 G3BP1/STAT1 轴介导其作用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同时过表达 G3BP1 和 STAT1 的 LLC 细胞系。研究发现表明,BIN1 通过 G3BP1/STAT1 轴来调控 LLC 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BIN1 通过 G3BP1/STAT1 轴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微环境及进展
研究人员还在体内研究了 BIN1 是否通过 G3BP1/STAT1 通路重塑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微环境。肿瘤形成实验表明,与 BIN1-WT 组相比,BIN1-WT + sh-G3BP1 组小鼠的肿瘤形成能力显著降低。同样,与 BIN1-KO 组相比,BIN1-KO + sh-G3BP1 组小鼠的肿瘤形成能力也显著降低。荧光组织染色显示,与 BIN1-WT 组相比,BIN1-WT + sh-G3BP1 组肿瘤组织内 CD8 阳性 T 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而且,与 BIN1-KO 组相比,BIN1-KO + sh-G3BP1 组肿瘤组织内 CD8 阳性 T 细胞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表明,与 BIN1-WT 组相比,BIN1-WT + sh-G3BP1 组肿瘤组织中 G3BP1 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降低,而 STAT1 表达的阳性率显著升高。相应地,与 BIN1-KO 组相比,BIN1-KO + sh-G3BP1 组肿瘤组织中 G3BP1 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降低,而 STAT1 表达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研究人员观察到 G3BP1 过表达促进了 LLC 细胞的致瘤性,并抑制了 CD8+T 细胞的浸润。相反,STAT1 过表达部分减弱了 G3BP1 过表达的促肿瘤作用及其对 CD8+T 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
总之,BIN1 通过与 G3BP1 相互作用来调节 STAT1 的表达。而 STAT1 则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控制趋化因子 CXCL10 和 CCL5 的表达来调节 CD8+ T 细胞的浸润,另一方面通过谷胱甘肽途径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铁死亡。
结论
03
本研究突显了 BIN1-G3BP1-STAT1 轴在驱动免疫抑制以及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强调了靶向 BIN1、G3BP1 和 STAT1 进行治疗的潜力,尤其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
参考资料:
https://jecc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6-025-03404-9#Sec34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热门推荐活动 点击免费报名
🕓 上海|2025年6月12-15日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医学生物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德双边论坛
🕓 上海|2025年7月17-18日
▶ 第四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
🕓 北京|2025年9月19-20日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 上海|2025年11月14-15日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点击对应文字 查看详情
来源:Y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