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的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和田地区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文化展演、文物活化、文创市集、红色教育等形式,探索博物馆在数字化、全球化浪潮中的创新路径,彰显文化机构服务社会、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使命。
5月18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的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和田地区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文化展演、文物活化、文创市集、红色教育等形式,探索博物馆在数字化、全球化浪潮中的创新路径,彰显文化机构服务社会、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使命。
和田地区博物馆开展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胡礼政 摄
活动现场,新疆和田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与新玉歌舞团演员带来精彩的歌舞表演,灵动的舞步、悠扬的旋律交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拉开活动序幕。
新玉歌舞团带来精美舞蹈《锦绣》。胡礼政 摄
和田地区文旅局副局长、地区博物馆馆长张化杰表示,将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变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采取扩大供给、优化服务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善用技术手段,在社会变迁中与时俱进,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为推动可持续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特邀嘉宾将邮票投入邮筒。胡礼政 摄
活动中,自治区邮政公司副总经理唐新磊介绍了《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情况,地区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张鑫宣读了《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发行公告,特邀嘉宾上台共同为《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揭幕,现场加盖纪念邮戳并将邮票投入邮筒,标志着新邮票正式进入邮政流通环节。
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邮票。胡礼政 摄
据悉,《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南北朝·神人纹银盘、北周·凸钉玻璃碗、唐·胡人牵驼载丝壁画,全套邮票面值4.80元,计划发行数量590万套。
讲解员苏比努尔·买买提明分享参与2025年自治区红色故事暨旅游促“三交”讲解员大赛的经历与感悟。
活动期间,和田地区博物馆与新疆和田学院艺术学院签订了校地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和田地区博物馆讲解员苏比努尔·买买提明在活动中分享了参与2025年自治区红色故事暨旅游促“三交”讲解员大赛的经历与感悟。她说:“我将以此次比赛为新的起点,加强知识积累,强化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注重情感传递与观众互动,努力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的讲解员,用声音传递知识与文化的魅力,为讲好每一个故事而不懈努力。”
工作人员为游客介绍和田文创市集上的文创产品。 胡礼政 摄
同时,和田文创市集在博物馆文创厅热闹开市,展出地区邮政公司助农文创产品及博物馆2025年系列文创作品。这些作品将和田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美感,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让游客能把文化“带回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工作人员为游客讲解馆藏物品。胡礼政 摄
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举行馆际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化”主题展览、纪念馆流动展览、集邮展览同步开展,和田市第三小学《博悟·聚融》线上研学课程也正式上线。多项活动齐发,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推动和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迈向新台阶。
来源: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