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秋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0:03 1

摘要:秋意渐浓,黄土高原悄然换上新装。风从黄河谷底吹起,裹挟着水汽与枣香,漫过一道道山梁,拂过一处处村落,将整个佳县染成红黄交织的暖色。这秋,没有江南的婉约,少了岭南的温润,却独具陕北大地的豪迈与浓烈。

康志峰

秋意渐浓,黄土高原悄然换上新装。风从黄河谷底吹起,裹挟着水汽与枣香,漫过一道道山梁,拂过一处处村落,将整个佳县染成红黄交织的暖色。这秋,没有江南的婉约,少了岭南的温润,却独具陕北大地的豪迈与浓烈。
佳县的秋,始于黄河岸边。东望黄河,九曲回转,水声隐隐如远古吟唱。岸边的泥河沟村,藏着一片千年古枣林。枣儿一串串缀满枝头,由青转红、由浅入深,恰似挂满了一树树小灯笼。阳光斜照,枣林泛着金红的光晕,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诉说千年往事。
红枣成熟时节,家家户户便忙活起来。清晨,老乡们背起竹篓,踏着露水穿梭采摘;午后,院落里铺满红彤彤的红枣与金灿灿的玉米,在秋阳下尽情晾晒。赤牛坬村的窑洞前,老农坐在小板凳上分拣红枣,孙儿在一旁追逐嬉闹。这场景宛如一幅鲜活的年画,红与黄是主调,人与土地是不变的主角。
佳县的秋,不只有红枣的红,更有高粱的炽烈。田野里,成片的高粱如火如荼,沉甸甸的穗头低垂,在秋风中翻起层层红浪。高粱地边,农人弯腰收割,镰刀划过秸秆的清脆声响,奏响丰收的乐章。
秋日的佳县,也是文化的盛季。这里是《东方红》的唱响地,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的发源地。赤牛坬村的打谷场上,村民搭起简陋舞台,自编自演的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如期上演。剧目再现祖辈在贫瘠黄土上开荒种地、与天争食的片段,没有华丽布景,唯有真实的黄土与呐喊。台下既有游客,更有周边村民,他们望着望着,眼里便泛起泪光——那是对过往岁月的回望,是对土地深沉的眷恋。
白云山上的道观,在秋晨薄雾中若隐若现。香火袅袅,钟声悠悠,与黄河涛声遥相呼应。山下,木头峪古镇的明清院落静默如初,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夕阳西下时,香炉寺的影子映在黄河之上,宛如一尊浮于水面的香炉。“香炉晚照”四字自此有了生动的注解。
秋夜最是动人。窑洞的土炕烧得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桌前,品尝刚蒸好的枣馍,喝着喷香的小米粥。窗外,星河璀璨,银河横贯天际,仿佛伸手可摘。万籁俱寂中,唯有秋虫低鸣,如细语,似叹息。
佳县的秋,不靠雕饰,无需渲染,只用最本真的色彩与声音,讲述着黄土高原上千年不变的故事。这秋,是大地的诗,是岁月的歌,更是陕北人心中最深沉的乡愁。

来源:走南闯北谈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