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齐鲁大地,三大特色大集正奏响热闹的民生交响曲。黄河岸边的农产鲜香、渤海之滨的渔获丰美、运河两岸的烟火升腾,黄河大集、海洋大集、运河大集不仅是乡亲们“赶集淘货”的聚集地,更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传承地域文化、畅通城乡循环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山东以民生小切口做好发
秋日的齐鲁大地,三大特色大集正奏响热闹的民生交响曲。黄河岸边的农产鲜香、渤海之滨的渔获丰美、运河两岸的烟火升腾,黄河大集、海洋大集、运河大集不仅是乡亲们“赶集淘货”的聚集地,更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传承地域文化、畅通城乡循环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山东以民生小切口做好发展大文章的务实智慧。
大集是乡村经济的“活力引擎”,让特色物产走出田间地头。在滨州沾化的黄河大集上,刚采摘的冬枣带着晨露摆上摊位,借助“大集 + 电商” 模式,通过直播镜头销往全国,单日销售额最高突破百万元;阳信县的牛肉制品、惠民县的手工粉条等特色农产品,也借着大集平台拓宽销路,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超3000元。海洋大集同样亮点纷呈,滨州无棣县岔尖渔村的海鲜大集上,梭子蟹、对虾等新鲜渔获直供餐桌,配套的冷链物流让“当日海货当日达”成为现实,既保障了渔民收益,也丰富了市民菜篮子。运河大集则串联起沿线商机,聊城临清的清真食品、济宁梁山的手工艺品齐聚滨州魏集古村落的运河大集,跨区域的物产交流让大集成为区域经济联动的纽带。
大集是文化传承的“活态舞台”,让齐鲁文脉在烟火中延续。黄河大集上,滨州胡集书会的艺人现场说书,木板年画、布老虎制作等非遗项目轮番展示,让传统技艺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生;海洋大集融入渔家号子、海盐制作技艺等元素,东营的渔民文化节与大集联动,让海洋文化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运河大集更是承载着千年文脉,德州武城的杂技、泰安东平的皮影戏在大集上演,古运河的商业文化与民俗风情在此交融,让赶大集成为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这种“商贸+文化”的模式,让大集超越了单纯的交易功能,成为守护文化根脉的重要阵地。
大集是民生服务的“前沿窗口”,让便民举措精准落地。如今的山东特色大集,早已不只是买卖商品的场所。滨州博兴县的黄河大集上,医保政策宣讲、免费义诊、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威海的海洋大集设立“政务服务流动站”,现场为渔民办理捕捞许可证年检;济宁的运河大集引入快递网点和金融服务点,解决了乡村“寄件难、办事远”的痛点。这些贴心服务让大集更有温度,成为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
山东的三大特色大集正以多元融合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成为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中一道兼具烟火气与发展力的独特风景。
来源:滨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