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去银行别白跑!这4项官方福利,实用又省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5:27 1

摘要:不少6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去银行,就只办存取款、取养老金这些基础业务,其实银行藏着几项专门给老年人的官方福利。这些福利不是银行随便搞的活动,而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人民银行明确要求落实的,既能省时间又能省钱,还特别安全。今天就结合各地银行的真实案例,把这些实用福利

不少6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去银行,就只办存取款、取养老金这些基础业务,其实银行藏着几项专门给老年人的官方福利。这些福利不是银行随便搞的活动,而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人民银行明确要求落实的,既能省时间又能省钱,还特别安全。今天就结合各地银行的真实案例,把这些实用福利讲清楚,下次去银行可别错过了。

一、网点有“绿色通道”,办事不用排长队

对老年人来说,在银行排队最耗体力,尤其是每月发养老金那几天,队伍能排到门口。但现在不一样了,几乎所有银行网点都有专门的适老服务,不用长时间等。

1. 优先叫号+专属窗口,节省半小时以上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2024年11月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要求,银行必须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现在去银行,不用跟着普通号排队,找大堂经理说一声“办老年业务”,就能拿到优先号,往往前面没几个人等。很多网点还设了“爱心窗口”,专门办存取款、养老金支取、存折补登这些老年人常用的业务,流程更简单。

真实案例:长沙的王大爷每月15号去取养老金,以前排队最少40分钟,有时候排到了还忘了带证件。现在他去家附近的长沙银行网点,直接走“老年人绿色通道”,优先叫号后到专属窗口办理,加上核对信息的时间,10分钟就完事了。大堂经理还帮他把下次要带的材料写在纸条上,特别贴心。

2. 网点设施全,办事更方便

现在银行网点的适老化改造做得很到位,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2025年的数据显示,光湖南就有超9000家银行网点完成了无障碍改造 。这些改造全是针对老年人需求的:门口有坡道方便推轮椅,大厅里有软质爱心座椅,柜台旁备着老花镜、放大镜,甚至还有血压计可以免费测血压。有的网点还设了“尊老公益区”,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口水,办业务再也不用急急忙忙的。

二、线上线下都适配,不会用有人手把手教

不少老年人觉得银行的智能设备、手机银行“太复杂”,要么不敢用,要么用不好。其实现在银行早就考虑到这点,线上线下都做了适老化优化,不会用还有人专门教。

1. 手机银行有“长辈模式”,操作像翻日历

几乎所有银行的手机银行都推出了“长辈模式”,打开后界面立马变简单:字体放大一圈,按钮也变大,没用的营销广告全没了,常用的查余额、交电费、转子女钱这些功能,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更贴心的是语音功能,对着手机说“查养老金”“转500给儿子”,系统就能自动操作,不用打字。

65岁以上的老人用手机银行时,要是遇到问题,还能一键接通人工客服,不用按一堆数字键转人工。上海的李阿姨以前只会用现金,后来女儿教她用手机银行的长辈模式,现在交水电费、查退休金都自己来,她说:“字大看得清,说话就能办,比去网点还方便。”

2. 自助设备能“说话”,不会用有人帮

银行里的ATM机、智能柜台也都改了,屏幕字体放大,操作步骤减少,还带语音播报,每点一下都有人“提醒”下一步该干嘛。要是实在搞不懂,网点里的大堂经理或引导员会过来手把手教,从插卡、输密码到取现金、打凭条,一步一步带着操作。

对行动不便、没法出门的老人,银行还能上门服务。湖南的张爷爷瘫痪在床,要激活社保卡领养老金,给银行打了个电话,第二天工作人员就带着便携式设备上门了,不到20分钟就办好手续,家属都没多跑腿。

三、多项费用直接免,一年能省几百块

老年人的银行卡大多用来领养老金、存积蓄,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卡的不少费用是可以免费的,只要去银行办个手续,就能省一笔开支。

1. 基础费用全减免,不用白花钱

根据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规定,60岁以上老人的借记卡可以享受“双免”政策:免收年费,也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就是账户余额低于一定金额每月扣的钱)。这两项费用加起来,一年至少能省20多块。

除此之外,很多银行对老年人的转账手续费也有优惠,比如通过手机银行给子女转5万元以内,不用花一分钱手续费;银行卡的余额变动短信提醒,以前每月要扣2-3元,现在对老年人直接免费,钱进钱出都能及时知道。要是银行卡、存折丢了,办理挂失和补卡业务,不少银行也会减免工本费。

算笔小账:武汉的陈阿姨有一张养老金银行卡,以前每年扣10元年费,短信提醒每月扣2元,一年下来要花34元。后来去银行办了老年人费用减免,这些钱全免了,三年下来省了100多块,够买两袋大米了。

2. 专属卡福利多,不止能存钱

有些城市还推出了老年人专属银行卡,除了免费用,还有额外福利。比如深圳的“颐年卡”,60岁以上老人不管是不是本地户口,都能去平安银行办理。这张卡不光能当普通银行卡用,还能免费坐公交地铁,去景区景点免门票,符合条件的还能直接领高龄津贴,一卡多用特别方便。

四、资金安全有“防护网”,花钱存钱都放心

老年人是电信诈骗的高发人群,很多骗子盯着老人的养老金、积蓄。现在银行有专门的安全保障措施,相当于给老人的“钱袋子”加了把锁。

1. 大额转账先提醒,防骗第一道关

国家要求银行对老年人的大额交易加强风险提示,现在老人去银行转5万元以上,或者转给陌生账户,工作人员都会主动问一句:“阿姨/叔叔,您认识收款方吗?是用来做什么的呀?”要是遇到可疑情况,比如说是“投资返利”“保健品代购”,工作人员会拿出防骗手册,讲清楚常见的诈骗套路,确认不是被骗了才给办理。

真实案例:杭州的刘大爷差点被“保健品诈骗”骗走8万元,去银行转账时,柜员发现收款方是陌生的个人账户,而且刘大爷说不清楚具体用途,就赶紧提醒他可能是诈骗,还联系了他的儿子。后来证实果然是骗局,刘大爷说:“多亏银行工作人员多问了几句,不然养老钱就没了。”

2. 异常交易及时报,资金有保障

银行的系统会自动监测老年人账户的交易情况,如果突然在陌生城市消费,或者半夜有大额支出,系统会立马发短信提醒,有的银行还会打电话确认是不是本人操作。要是真的遇到盗刷,只要及时联系银行,就能冻结账户、追回损失。

除此之外,银行网点经常搞“厅堂微沙龙”,工作人员用小品、案例讲解的方式,教老人识别“冒充子女借钱”“虚假养老项目”这些骗局 。有的银行还进社区、养老院宣传,把防骗知识送到老人家门口,帮大家提高警惕。

这些福利,凭啥能放心享?有官方政策撑腰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福利会不会随时取消?”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每一项都有国家政策做支撑: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1月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银行保留现金、存折等服务,提供优先服务;

- 人民银行2025年推进的支付适老化“四个一批”举措,专门要求改造网点设施、优化线上服务,全国银行都在落实 ;

- 各大银行的费用减免、专属服务,都是根据监管要求制定的长期政策,不是临时活动。

要是去银行没享受到这些福利,比如没有优先窗口、被收了不该收的费,可以直接找网点负责人反映,或者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投诉,都会得到解决。

说到底,这些适老福利不是“额外照顾”,而是老年人应得的贴心服务。国家和银行花心思优化服务,就是为了让老年人办事更方便、花钱更安心,真正感受到“养老有保障”。

你家里的老人去银行时,享受到这些福利了吗?还有哪些银行服务让你觉得特别贴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时光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