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称为“迄今最薄iPhone”的iPhone Air开售,京东数据显示其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的纪录,iPhone 17系列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
被称为“迄今最薄iPhone”的iPhone Air开售,京东数据显示其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的纪录,iPhone 17系列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
近日发布的《2025年双11 3C数码消费调研报告》通过2000份问卷,揭示了当下3C消费的核心驱动力:“追新”不是小众爱好,而是主流刚需。
而说到“去哪里买 3C 数码”,超过87%的人首选去京东购买。京东,已成为消费者“追新买新”的第一聚集地。
京东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锁定“追新”人群的?
信任是基石
3C数码产品作为高价值决策,消费者最看重的是“确定性”。京东的核心优势,首先来自于“正品+好服务奠定多年高平台信任度”。
以竞争最激烈的手机品类为例,93.1%的受访者换新手机时选择京东。”另外,当被问及原因时,“平台信任”和“售后保障”与价格并列成为消费者首选京东的TOP 3因素。
这种服务保障的价值,在购买创新产品时被进一步放大。调研显示,消费者在尝试AI眼镜、3D打印机等创新硬件时,最在意的平台能力依次是“售后服务、价格优势、退换货灵活以及物流可靠”——这几点,都是京东的传统优势。
“新品最全”的第一聚集地
如果说信任是地基,那么“新品”就是京东吸引“追新党”的核心引力。报告指出,“更有超九成受访者认为京东的创新3C数码产品新产品最齐全”。
具体的数据更为惊人:高达96.4%的受访者认为京东的创新3C数码产品新产品最齐全,是3C数码创新产品第一聚集地。
当77.9%的消费者想要“最新款”时,他们会下意识地打开京东。这种强大的心智定位,构建了一个“要买新、上京东”的完美闭环。
是购物平台,也是信息中心
在过去,消费者可能在别处“种草”,最后来京东“拔草”。但现在,京东已经进化为“资讯信息平台+购买平台”的双重角色:高达79.7%的人在产生购买需求时,会“先上京东看新品推荐、销冠产品,从采销直播获取信息参考”。
这一比例,远高于他们去依赖科技KOL的对比测评(34.3%)或搜索社交平台的选品攻略(33.7%)。
这意味着京东不再是消费决策链路的最后一环,而是成为了起点。通过在“种草”和“决策”阶段就深度介入,京东自然而然地承接了最终的购买行为。
价格优势是杀手锏
但是,“追新”不等于“不计成本”。报告显示,93.2%的受访者会选择“等大促价格最给力的时候”再购买。
而京东在比价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报告提到,精明的消费者们比价后发现,“他们信任的京东依然是行业里‘比价后价格最便宜、服务体验最好’的渠道”。
“价格最便宜”叠加“服务最好”,让京东在价格战中脱颖而出。正如手机换新调研所示,“价格优惠”是消费者首选京东的TOP 3因素之一。京东通过提供确定性的好价,完成了“追新”消费的最终转化。
最终,京东在“追新”时代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最优解:以“信任与服务”为基石,以“新品最全”为引力,以“信息决策中心”为路径,最后以“价格优势”完成闭环。
来源:牡丹晚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