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秋的鄂州,锣鼓声从大剧院里漫出来,流淌在街头巷尾。10月24日晚,“首届鄂州戏曲码头建设展演暨湖北省京剧二团建团75周年展演”在鄂州大剧院启幕。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接连登台,这场持续五天的戏曲盛宴,不仅是一个剧团的庆典,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脉络的集中展现。
75年,足够让一个剧团长成参天大树,也让一座城市在戏曲浸润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脉搏。
深秋的鄂州,锣鼓声从大剧院里漫出来,流淌在街头巷尾。10月24日晚,“首届鄂州戏曲码头建设展演暨湖北省京剧二团建团75周年展演”在鄂州大剧院启幕。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接连登台,这场持续五天的戏曲盛宴,不仅是一个剧团的庆典,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脉络的集中展现。
当首场演出《贵妃醉酒》的戏曲旋律响起,这场跨越75年的戏曲传承故事,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省字招牌来之不易。”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鄂州戏曲人共同的心声。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敬畏,吸引了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的倾情加盟。即便档期冲突,艺术家们仍调整行程前来助阵,既为致敬鄂州75年来的戏曲坚守,也为认可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份真诚在演出中收获了动人回响。开幕式上,83岁高龄的老艺术家刘兰秋再度登台,献唱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她那依然清亮的嗓音,仿佛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让观众看到了鄂州戏曲人的执着与坚守。
当于魁智的《三家店》声震屋瓦,当李胜素的《太真外传》婉转悠扬,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些京剧大家与湖北省京剧院、湖北省京剧二团的演员们同台献艺,创造了国家级院团与地方剧团深度合作的典范。
在为期五天的展演中,从《红鬃烈马》到《白蛇传》,从《定军山》到《杨门女将》,每出戏都经过精心打磨。京剧名家们不仅奉献了精彩演出,更通过艺术交流,为鄂州戏曲码头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望1950年,“鑫亚”京剧团在鄂城县成立,如同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1997年,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鄂州市京剧团升格为湖北省京剧二团,这一重要转变标志着政府层面对地方戏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扶持。
75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持续支持下,剧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从《董家山》《喜荣归》到《红灯记》《沙家浜》,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印记着时代脉络,更体现了文化政策对艺术创作的方向引领。2016年,鄂州市委宣传部根据省委有关要求,制定《振兴鄂州京剧五年规划(2016-2020)》,为剧团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剧团开创的少儿京剧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小凤》到《梁子湖传说》,再到最新创作的《绿水青山》,剧团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这一系列作品既扎根传统文化,又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出旺盛的艺术创造力。而胡家班三代人的传承,则是鄂州戏曲界最动人的故事。
如今,剧团已形成老中青三代有序衔接的人才梯队。剧团基本上每十年招收一批新学员,确保了艺术传承的连续性。从刘兰秋、黎正清这样的老艺术家,到熊小薇、胡建铭等中坚力量,再到荣获2025年湖北戏剧“牡丹花”荣誉称号的丁慧,这条完整的传承链条充分体现了政府层面对戏曲人才培养的长远眼光和系统性支持。
在鄂州,戏曲不仅停留在舞台表演层面,更已融入城市的文化肌理。这种深度融合,得益于系统化的文化生态建设。“支持省京剧二团‘以戏促文’‘以文促旅’‘以旅促经’,推进戏曲在莲花山、吴都·乔街、鄂州园博园等文旅项目展演。”这番愿景,勾勒出鄂州戏曲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中,政府的支持不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投入。从专业场馆的保障,到持续多年的政府购买惠民演出,这些举措为剧团提供了坚实的创作和演出环境。
而最宝贵的,是鄂州人民对戏曲的深厚情感和热烈支持。每年120多场的公益演出,覆盖20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让戏曲艺术真正走进了基层。鄂州大剧院的“周周演”总是座无虚席,“夏日纳凉之夜”戏曲演出,总能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
在鄂州,看戏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专业演员到业余票友,从传统剧目到创新作品,这个舞台见证了鄂州戏曲生态的蓬勃发展。今年夏季的演出中,既有熊小薇带来的《红灯记》选段,也有优秀青年演员李艳演绎的《说唱脸谱》,还有年轻舞蹈演员陈彦菁表演的《孔雀舞》,展现出戏曲艺术的多元魅力。
今年9月,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剧团携《铜镜乐舞》《网红打卡地》等创新节目惊艳亮相。紧接着,在“稻浪伴弦歌”丰收节湖北主场活动中,剧团再次用艺术礼赞荆楚丰年,展现出鄂州文化在更广阔平台上的影响力。
通过持续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剧团在年轻一代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潜在的戏曲观众,更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戏曲码头,薪火相传。当政府支持与民众热爱形成合力,传统文化的花朵就会在这片土地上年复一年地绚烂绽放。
//
听,鄂州的古韵新声
这里有75年的坚守
有新时代的创新
更有通向未来的文化自信
这声音,必将伴随着这座城市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
走得更远、更稳健
来源:这里是鄂州E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