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药企的生死自救!供应链失策、渠道慢半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4:15 1

摘要:最大股东基金会直接下场,接管董事会,标志着这家百年药企正式进入“战时”状态。这一切,都源于其在关键市场上的节节败退。

文章来源:器械之友,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百年药企诺和诺德,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层“大地震”。

最大股东基金会直接下场,接管董事会,标志着这家百年药企正式进入“战时”状态。这一切,都源于其在关键市场上的节节败退。

01 基金会亲自下场,开启“休克疗法”

10月21日,诺和诺德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将迎来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包括董事会主席和副主席在内的7名核心董事即将离职,原因竟是他们与公司最大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在“到底要改革多彻底”这个问题上谈不拢。基金会认为必须“刮骨疗毒”,而原董事会则偏向“循序渐进”。

结果很简单:基金会作为控股股东,直接行使权力,在11月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选举一个全新的、完全听命于自己的董事会。

更不寻常的是,基金会主席拉尔斯·雷比恩·索伦森(一位曾带领公司走向辉煌的前CEO)被提名为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

一人同时执掌基金会和公司,这在诺和诺德历史上是头一遭,意味着决策权被前所未有地集中,以求快速扭转战局。

这场高层地震并非孤立事件。今年5月,原CEO周赋德因公司业绩和股价压力离职;7月,新CEO杜麦克上任后,立刻宣布了一项涉及全球裁员9000人(占员工总数11%) 的大规模重组计划。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诺和诺德的“自救”早已开始,而此次董事会重组,则是最终的总攻信号。

02 棋差两招:诺和诺德在美国市场为何失利?

拥有百年历史和GLP1明星药物的先发优势,诺和诺德为何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业内普遍认为,其在美国减重市场的关键失误是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招:供应链“掉链子”,把市场拱手让人

诺和诺德的减重明星药诺和盈(Wegovy) 在美国上市之初,就因预估不足、产能跟不上,陷入了长期的供应短缺。

这对于急切需要用药的消费者和医生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竞争对手礼来看准时机,凭借其替尔泊肽(Zepbound)相对更稳定的生产和供应,稳稳地接住了诺和诺德“送”出的市场。

更糟糕的是,缺货还给了一个灰色地带玩家“复合药房”——巨大的发展空间。当时,FDA网开一面,允许复合药房使用司美格鲁肽原料药自行配药。

这些药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吸引了大量自费患者,进一步蚕食了诺和诺德的市场。

第二招:市场反应“慢半拍”,渠道战略失误

诺和诺德起初将主要精力放在传统的医院和药店渠道,却严重低估了直面消费者(DTC)渠道的力量,尤其是线上平台和复合药房。

而当诺和诺德还在按部就班时,礼来已经抢先一步,推出了自营的直营平台LillyDirect,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替尔泊肽,渠道更短,控制力更强。

诺和诺德直到2025年1月才推出自己的平台NovoCare,整整慢了一拍。

03 “亡羊补牢”,”战略瘦身“是核心。

面对困局,新管理层已经开出了几剂猛药:

供应链降本:核心目标是扩大规模效应,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诺和盈的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

强化消费者触达:加速运营自营平台NovoCare,直接连接患者。同时,新任命了一位拥有时尚零售(H&M)和制药(Sobi)双重背景的董事会成员Helena Saxon,意图将快消行业的用户洞察和营销经验注入公司基因。

组织“瘦身”求敏捷:全球裁员9000人的计划,不仅是节省成本,更是要砍掉冗余层级,让公司变得更灵活、决策更快,这就是其“战略瘦身计划”的核心。

结语

此次诺和诺德的董事会“大地震”,是一次典型的“亡羊补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步慢,可能导致步步慢。

新管理层虽然手握重权,方向明确,但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供应链的稳定性、新渠道的拓展效率、以及庞大组织转型的阵痛,都是必须跨越的关卡。

对于所有医械行业的同行而言,诺和诺德的案例也是一个警示:在当今时代,光有好的技术和产品远远不够,供应链的韧性、市场反应的速度、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共同构成了企业真正的护城河。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械友医疗

医院各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汇总,找产品、对需求,来械友医疗,助你抢占医械市场新机遇!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