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为啥越来越多?医生:4种食物,再馋也少吃,吃多了扛不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3:32 1

摘要:65岁的马叔退休后生活清闲,每天最享受的事就是早市买菜、回家做饭,一顿饭能变着花样炒五六个菜,红烧肉、油炸带鱼、麻辣鸡胗……样样来。他常说:“我不抽烟也不喝酒,吃点好的补补身体,没啥毛病。”

65岁的马叔退休后生活清闲,每天最享受的事就是早市买菜、回家做饭,一顿饭能变着花样炒五六个菜,红烧肉、油炸带鱼、麻辣鸡胗……样样来。他常说:“我不抽烟也不喝酒,吃点好的补补身体,没啥毛病。”

直到最近体检,他被查出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指标升高。一查才知道,原来是早期肝硬化

马叔懵了:“我从来不喝酒,怎么也会肝硬化?”

医生摇摇头:“现在得肝硬化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因为酒,而是吃出来的。”

你以为的“家常美味”,可能就是肝的“定时炸弹”。尤其是第3种食物,很多人天天吃,肝却悄悄“扛不住”了。

肝脏,是人体代谢中心和“解毒工厂”,每天要处理数千种代谢产物、药物、激素分解物等“垃圾”。
它不像心脏那样“跳一下你就知道”,也不像肺一样“一呼吸就有感”,一旦受伤,往往悄无声息

医生发现,近年来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患者逐年上升,其中很多都与饮食习惯不当密切相关。

以下这4种“餐桌常客”,正在伤肝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1.高油脂食物:炸鸡、红烧肉、动物内脏

长期高脂饮食,尤其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会加重脂肪在肝脏堆积,导致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进程。

数据显示,超过90%的肝硬化患者曾有脂肪肝病史。

2.高糖甜食:蛋糕、奶茶、果汁饮料

果糖在肝脏代谢过程中转化为脂肪,摄入过多会造成**“糖变脂”累积在肝细胞中**,加快肝细胞变性坏死。

3.加工腌制类食品:火腿、腊肉、咸菜

这类食物中常含亚硝酸盐、防腐剂、过量钠盐,不仅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还可能引发肝细胞突变。

4.含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零食:膨化食品、辣条、色素果冻

肝脏是代谢这些添加剂的“唯一器官”,长期过量摄入,会让肝细胞疲于应对、功能下降,造成隐性炎症。

你可能不觉得这有多严重,但问题就在于——肝不会喊疼,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受伤了也不会马上有感觉。但当这些症状出现,说明它已经“撑不住”了:

1.容易疲倦、头昏脑涨

肝功能下降会导致糖原储备减少、代谢变慢,让人总感觉精力不足,早上醒不来、晚上睡不沉,久坐就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2.皮肤暗黄、眼白发黄

这是胆红素代谢障碍的表现。当肝脏清除能力下降,血液中的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皮肤和眼白会出现“发黄”现象,黄疸是肝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3.肝区隐痛、不适感加重

虽然肝脏本身无痛感神经,但包膜有。当肝体积扩大、脂肪或纤维组织堆积严重时,会压迫包膜,引起右上腹不适、隐隐作痛。

4.血常规异常、凝血功能下降

肝脏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肝功能下降,体检中常出现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转氨酶升高等异常指标。

医生提醒:肝脏损伤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是一个连续过程,错过前两个阶段,后果不堪设想。

好消息是:肝脏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只要早期发现并调整生活方式,肝细胞仍有机会恢复。以下建议,建议立即开始实施:

1.饮食“三减”:减脂、减糖、减咸

每天摄入总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30%,避免重油重咸烹饪方式;控制总糖量,尤其是果糖型甜品、饮料;腌制、加工食品少碰,避免钠摄入超标。

2.增加“护肝食物”摄入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含硫代葡萄糖苷,有助于肝酶解毒;黑木耳、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帮助清除胆固醇;富含维生素E和硒的坚果(如巴西坚果):具有抗氧化、抗脂肪肝作用

3.每年至少一次肝功能+腹部B超检查

很多人等到肝区疼、黄疸出现才就医,已属中晚期。建议45岁以上人群,或有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病史者,每年定期查肝功能和肝脏影像。

4.合理作息+适量运动,增强肝脏“免疫力”

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肝脏解毒时段过度劳累;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减轻肝脏脂肪负担。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一口饭、一杯饮料里。很多人不是“喝出来”的肝病,而是吃出来、吃伤了却不自知

别等肝出问题才开始忌口,越早调整,越能帮肝“轻装上阵”。

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评估,针对性干预才能真正保护好你的“代谢发动机”。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年第2期: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硬化的关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肝脏病预防与膳食结构调整研究报告》

WHO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care and treatment of person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