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宣讲走基层:“红色黄埔”再吹集结号 小小吾辈更当自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3:29 1

摘要:“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10月23日,激昂的《保卫大武汉》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再次被唱响。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武昌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以史为镜 强国有我》——纪念中国人民抗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10月23日,激昂的《保卫大武汉》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再次被唱响。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武昌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以史为镜 强国有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队会”在这里举行。

武昌实验小学,是“红色黄埔”——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所在地。《保卫大武汉》,曾经像战斗的号角,激励着每个武汉人挺身而出、誓死保卫家园。

《以史为镜 强国有我》主题队会现场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吴杏、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级主任科员熊俊潇、武昌实验小学教师彭珊分别以《英雄之城——用生命书写的抗战史诗》《红色黄埔 群星闪耀》《80载回响:以历史之光照亮强国之路》等微党课专题,和100余名师生一起,缅怀先烈、畅想未来。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创办于大革命时期,1927年2月12日开学,是国共两党为培养军事人才携手共建的摇篮,也被称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许多共产党人在校工作和学习,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这里走出了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更培育了中国第一支,也是世界最早的在正规军事院校学习的女兵队伍。赵一曼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就是从这里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武汉,是一座用生命与信念铸就的英雄之城。武汉会战百万军民血战四个半月,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占领全中国的美梦,中国战场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与屈辱。”宣讲人吴杏说,“我们铭记历史,就是要记住:今天的和平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参观武汉的抗战纪念场馆,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听长辈们讲抗战的故事,把这些历史记在心里,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 吴杏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武昌实验小学便是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闪亮坐标——从张之洞督鄂时的两湖书院,位列清末四大学府,到轰轰烈烈大革命时期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被誉为“第二黄埔”,武昌实验小学可谓英雄辈出,群星闪耀。恽代英、陈毅、赵一曼、徐向前、程子华、罗瑞卿、沈雁冰、臧克家,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永远镌刻在武汉的历史丰碑上。

“跨越时空,回溯三段武汉往事,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故事里的师长、校友。”宣讲人熊俊潇介绍,走进“利群书社聚群英”的热血场景,感悟恽代英《狱中诗》的万丈豪情;领略“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气概,读懂赵一曼《示儿书》的字字泣血;高唱“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战歌,感悟陈毅元帅“血染”二字之重。“红色黄埔,群星璀璨,源自每颗星辰的闪耀;奋进湖北,建成支点,依靠每个岗位的担当。今天我们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获得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精神伟力。”

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级主任科员 熊俊潇

“利群书社的创办人之一,也是我们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总教官,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他是谁?”当台上的老师现场提问时,听讲的同学一下子就抢答出了答案——恽代英。

主题队会现场

“今天的故事讲到了恽代英,他是早期的觉醒者、革命的播火者,是黑暗中的一缕光,影响了很多人。”武昌实验小学五年级(5)班的黄思睿同学说:“还有杨靖宇,为了祖国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祖国的和平是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建成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五年级(5)班学生 黄思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翻开抗战的史册,我们看到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不屈的灵魂。武昌实验小学青年党员教师万祎说:“听着宣讲,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我动容。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铭记这段惨烈而又光辉的历史,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青年党员教师 万祎

1938年6月至10月,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共毙伤敌军近4万人,使日军“速战速决”占领中国的计划破产,大大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点。

80年岁月流转,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抗战精神从未远离,它已融入我们的民族血脉——它是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宁死不屈”的骨气,是危急关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更是为了国家尊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担当。正是这份精神,让我们在战后废墟上重建家园,让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追赶时代,更让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疫情、面对外部挑战时,依然能挺直腰杆、从容应对。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武昌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陈嘉珍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我们致敬先辈,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更提醒你我: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强国有我!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教育少先队员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好少年。”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少年先锋队大队辅导员 陈嘉珍

走出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我们要保卫大武汉!”的歌声和口号声依然在耳畔回响。在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些激昂的旋律成为照亮黑暗的明灯,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勇向前。如今,80多年过去,歌声依然传递着信念,依然鼓舞着每一个新征程上的你我。

记者:夏风华 王知今

通讯员:周薇 杨青

编辑:舒畅

编审:许蓓

监制:赵业勤

来源:垄上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