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70万台!被骂最惨,偏偏你最争气!吉利星越L逆袭藏真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01:16 1

摘要:“骂声还没停,销量先冲疯了!”乘联会最新数据一出炉,就戳中了无数人的意料——截至2025年9月底,吉利星越L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70万台,仅2025年前三季度就狂卖18.6万台,同比暴涨40% 。

“骂声还没停,销量先冲疯了!”乘联会最新数据一出炉,就戳中了无数人的意料——截至2025年9月底,吉利星越L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70万台,仅2025年前三季度就狂卖18.6万台,同比暴涨40% 。

这款从上市起就被贴上“油老虎”“智能化噱头”标签的SUV,曾被网友调侃“堆料堆不出好车”,如今却用70万台的成绩单,把质疑声变成了“真香现场”。它凭什么成为“被骂得最惨却最争气”的典型?

一边是70万台销量,一边是满屏差评?争议从未断过

星越L的成长史,几乎是一部“在骂声中逆袭”的记录。从上市初期到销量破70万,质疑声就没断过。

“15万级的车配2.0T,就是费油的代名词!”这是燃油版刚推出时最集中的吐槽。有车主早期实测市区油耗超10L/100km,相关话题一度冲上汽车论坛热搜,“星越L油老虎”的标签被反复提及。

混动版上市后,新的争议又来:“三联屏华而不实,车机卡顿能急死人”“提车要等8周,饥饿营销玩得溜”。甚至有竞品粉丝嘲讽“堆砌配置而已,核心技术根本没突破” 。

更扎心的是“身份争议”:有人说它“想蹭豪华车热度却没那质感”,有人嫌它“尺寸太大不好停车”,连设计风格都被批“太中庸没特色”。可就在满屏差评里,星越L的销量曲线却一路走高,从月销两万到累计70万台,硬生生走出了“越骂越卖座”的轨迹。

70万台不是偶然!被骂的“槽点”竟成取胜关键

骂声没拦住销量,反而暴露了星越L精准踩中的市场需求。那些被诟病的“问题点”,恰恰是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密码。

1. 被骂“堆料”?实则是精准的“降维打击”

“15万的价格,30万的配置”,这是星越L最被低估的优势。它用中型SUV的尺寸(车长4770mm)杀入紧凑型SUV市场,标配2.0T+8AT动力组合,混动版还搭载雷神Hi·X系统,综合功率245匹马力,油耗却低至4.3L/100km 。

这种“田忌赛马”式策略,直接让本田CR-V、丰田RAV4等合资竞品陷入被动。就像销售经理说的:“把新势力三十万级的配置下放到十五万市场,合资车根本顶不住” 。被骂“堆料”的三联屏、AR-HUD和高通8155芯片,恰恰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的刚需,这也是其高配车型占比达62%的核心原因。

2. 被嫌“等车久”?反证产品的真实热度

“提车要等8周”的吐槽,本质是产能跟不上需求的无奈。2025年1月,星越L单月销量突破2.9万台,力压特斯拉Model Y登顶SUV销量榜,混动版占比直接过半 。

能让消费者愿意花两个月等待,恰恰说明产品戳中了痛点。有车主直言:“虽然等得久,但混动版省油又好开,智能配置比同价位合资车强太多,值了”。这种“愿意等”的口碑,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3. 被批“没特色”?实则踩中家庭用户刚需

星越L的“中庸设计”,其实精准匹配了家庭用户的需求。后排能轻松放下两个儿童安全座椅,后备箱装得下婴儿车和行李箱,混动版的低油耗还能降低家用成本。

更关键的是用户运营的发力。车主自发组建的“星越L改装联盟”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相关UGC内容在抖音播放量超5亿次 。这种“自来水效应”,让那些“没特色”的吐槽,变成了“实用好开”的口碑。

逆袭背后:自主品牌的“价值战”打赢了

星越L的70万台成绩单,不只是一款车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性价比”到“品价比”转型的缩影。

过去自主品牌靠低价抢市场,如今星越L证明:消费者愿意为技术买单。其雷神混动系统构建的技术壁垒,让混动车型成为销量主力;智能化配置的下放,打破了合资品牌的垄断。正如业内专家所言:“现在的竞争不是比谁便宜,而是比谁能用技术创造新价值” 。

这股趋势在整个市场都很明显: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3%,渗透率逼近70%。星越L的逆袭,正是踩中了新能源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风口。

结语:70万台只是开始,骂声里藏着进步的密码

从满屏差评到70万台销量,星越L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好产品,从来不怕争议。那些被吐槽的“槽点”,要么是满足需求的必然代价,要么是被误解的优势。

如今的星越L,虽然还要面对比亚迪宋Pro DM-i降价、特斯拉改款的挑战,但70万台积累的口碑和技术底子,已经让它站稳了脚跟。对自主品牌来说,这样“在骂声中成长”的经历,恰恰是从“跟随者”变成“规则制定者”的必经之路。

毕竟,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销量,远比完美的口碑更有说服力。星越L的下一个70万台,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来源:车市小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