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近况危急!完全丧失语言功能,针管喂流食,起身要3人搀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2:42 1

摘要:最近,蔡磊的状况再次牵动无数人的心,10月27日,凤凰网《旅途》官方号发布了一段近期采访蔡磊的视频。

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最近,蔡磊的状况再次牵动无数人的心,10月27日,凤凰网《旅途》官方号发布了一段近期采访蔡磊的视频。

当透过屏幕看到这位京东前副总裁的最新状态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人。

他全身接近瘫痪,需要三位护理人员协同才能从床上坐起,喝水要靠针管几毫升几毫升地喂,连吞咽一口口水都可能引发窒息危险。

这就是渐冻症晚期患者的真实日常,也是蔡磊与时间赛跑的第六个年头。

从2019年确诊至今,蔡磊的身体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冻结”过程。

刚开始他只是感觉手臂无力,慢慢地语言能力逐渐丧失,到现在,他全身唯一能自由控制的只剩下眼球。

医学上,渐冻症患者的功能评分低于19分就属于晚期,而蔡磊的评分已经跌至12-13分。

这意味着他的肌肉几乎完全萎缩,坐两个小时就需要躺下拍打身体,否则神经受压的剧痛和压疮的折磨会让他难以忍受。

更危险的是,躺下又会造成呼吸困难,必须佩戴呼吸机。

这样的循环每天要重复多次,要是换成普通人可能连一天都难以忍受,而蔡磊却已经坚持了六年。

现阶段的蔡磊,身体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更别说可以起身了。

每一次移动对他来说都很困难,他需要三个阿姨同时搀扶他,身后面站着一位阿姨抓住蔡磊的两个胳膊,还得用自己的头顶住蔡磊的头,保证能稳定。

但令人震惊的是,就是这样一位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的人,每天早晨8点或者9点开始工作,直到深夜11、12点才休息。

通过眼控仪,他的眼球运动转化为鼠标操作,一分钟能打出五六十个字。

他亲自处理科研、运营、合作、人事、财务等大量工作,参与线上会议,与全球的医学专家保持沟通。

他的助理含泪说,上半年蔡磊还能勉强发出几个音节,下半年就完全失声了,所有交流都依赖眼控仪和AI语音合成系统。

蔡磊如此拼命工作的动力,就是为了艰难的目标:攻克渐冻症。

他建立的“渐愈互助之家”平台已经连接了上万名患者,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

这些努力已经开始结出果实,他团队研发的药物已经让一些基因型患者受益。

一个20多岁的女孩在用药后,从需要轮椅和助行器的状态恢复到能够正常生活。

蔡磊去医院看望她时,真诚地说:“我羡慕你。”这句话背后,是他明知这些药物对自己无效,却依然为每一个生命的重生感到欣慰。

这种“能救别人却不能救自己”的处境,真的非常残酷,但蔡磊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当记者问他是否感到遗憾时,他通过眼控仪回答:“我无比开心地说这就是我拼搏的意义!”在他看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为所有病人奉献自己”。

这种超越个人生死的大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动容。

他的妻子段睿在节目中坦言,如果他走了,自己会感到非常孤独。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负责通过直播带货为科研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成为蔡磊最坚实的后盾。

蔡磊的家庭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现在每周只能见一次面。

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拒见老婆孩子”,但蔡磊的解释展现了一个绝症患者的无奈与坚定:“如果我战斗失败了,留恋什么都没意义,只有战斗成功,家人才有希望。”

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最深的牵挂,他不仅是在为自己争取生命,更是在为所有渐冻症患者,包括可能面临同样命运的家人们寻找出路。

在日常生活中,蔡磊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挑战。

他的午餐需要将各种蔬菜打成流食,护理人员要用针管小心喂食,随时观察他的吞咽情况。

普通的水需要添加增稠剂才能安全饮用,否则极易呛入气管。

助理透露,如果连流食都难以吞咽,就只能进行鼻饲或胃造瘘,每一次进食、每一次喝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

去年他在ICU经历了7天6夜的生死劫,尽管身体每况愈下,蔡磊依然保持着惊人的乐观和清晰的规划。

他最大的心愿是举办一场“科学胜利的晚会”,庆祝人类攻克渐冻症的历史时刻,甚至已经邀请倪萍担任主持人,这个愿望背后,是他对科学必胜的信念。

攻克难题的意义

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蔡磊的努力,渐冻症的研究进展至少要推迟几十年。

他不仅搭建了科研平台,更点燃了整个社会对这种罕见病的关注。

蔡磊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因为他曾是企业高管,更因为他在绝境中展现的人性光辉。

当生命被剥夺到只剩下眼球能活动时,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安静地度过余生,而蔡磊却选择将最后的力量献给更多人。

他的每一天都在诠释什么是“向死而生”,不回避死亡的阴影,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在医学史上,像蔡磊这样既是患者又是科研推动者的案例极为罕见。

他就像现代版的霍金,但比霍金更进一步的是,他直接参与到解冻渐冻症的科研前线。

他的身体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之上,但他的精神却通过互联网和科研网络延伸到全世界。

微信里满是他与医学专家的对话记录,电脑中存储着上万名患者的资料,这些数字背后是他与时间赛跑的足迹。

随着病情进入晚期,蔡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时间可能不多了,但他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工作。

他说:“宁可与渐冻症战死,不会面对绝症屈辱等死。”这种战斗姿态,或许正是他能够突破医生预言(2-5年生存期)并活到第六年的原因。

医学研究显示,积极的心态确实能够影响疾病的进展,蔡磊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人类最终攻克渐冻症时,历史一定会记住蔡磊这个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患者,更是一位勇士,用自己被冰冻的身体给其他和他一样的患者撑起了一片天。

信源:2025-10-28 光明网 蔡磊回应“研发的药物对病友起效自己没用”

2025-10-28 光明网 蔡磊进入渐冻症晚期仍工作到深夜,研发药物对病友起效,对自己没用

新浪财经2025-10-27 蔡磊渐冻症晚期坚持工作,研制药物助病友重获新生

来源:凭栏望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