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没有开自动驾驶。事情是这么一出:一段车内录像在网上炸开了锅,画面里一架军用飞机低空掠过高速公路,几乎擦到路上的车辆,随后坠毁。最早在 TikTok 上流传,配着一句话——“FSD救了他们”,结果像滚雪球一样,被转发、评论,甚至有影响力的账号和一些媒体在没弄清
最后的结论很简单:那辆被称作“靠FSD躲过坠机”的特斯拉,事发时
并没有开自动驾驶。事情是这么一出:一段车内录像在网上炸开了锅,画面里一架军用飞机低空掠过高速公路,几乎擦到路上的车辆,随后坠毁。最早在 TikTok 上流传,配着一句话——“FSD救了他们”,结果像滚雪球一样,被转发、评论,甚至有影响力的账号和一些媒体在没弄清楚情况下就跟着结论走了。
回到视频本身看细节:地点是在俄克拉荷马城附近,一架挂在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名下的 OA-1K Skyraider II,起飞不久出现异常,飞行高度降得很低,越过高速公路后失控坠地。录像里能清楚看到飞机在接近地面前从右向左掠过公路,路上有好几辆车在行驶,画面紧张到让人呼吸都跟着急。特斯拉车内的镜头把这一连串画面录了下来,能看到飞机影子划过路面、车流短暂停滞的瞬间,以及随之而来的混乱。
但关键的问题是——那辆特斯拉当时是不是在开自动驾驶?发布视频的人后来说了,他当时是手动驾驶。原话的大意是:FSD 在很多路况下有用,可是面对从天上掉下来的飞机,自动系统也没法做到奇迹。这句话被忽略了,反而那句“自动驾驶救命”更容易传播。其实,视频本身只记录了惊险场景,并不能证明系统介入或发挥了什么关键作用。
传播链条也挺典型:几家在特斯拉圈子有话语权的账号先转发并带有断言,随后一些媒体因为素材吸引人就跟进报道,平台算法又偏爱这种高点击、强视觉冲击的内容,结果在短时间内曝光量裂变到了百万级别。现在回头看,这条链条里信息被放大、被简化成一个容易理解的故事——科技救了人——但事实没有那么 neat。到现在为止,那些最先断言“FSD救了他们”的账号和媒体,并没有发布撤回或更正声明,视频还在流传,评论区里各种猜测和表态继续堆起来。
技术层面也好好说一下。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初衷是对付道路上的常见危险,比如前车刹停、行人突然横穿、路面障碍等。这些系统基于摄像头、雷达和算法来判断其他车辆和路面情况,针对空中坠落物、快速接近的飞机之类的极端突发事件,并没有专门的应对逻辑。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很多辅助驾驶并非完全自主运行,厂商在说明里也要求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车主在录像里说的那句话,换个说法就是:科技能帮忙,但别把它当成万能钥匙。
调查方面,也有必要分清楚两件事:一是飞机为什么失事,这部分正在官方渠道调查,相关部门在现场取证和分析飞行记录,最终结论还未公布;二是在网络上关于车辆如何反应的讨论,主要是基于视频片段和当事人口述,缺乏可以验证的技术日志或者更完整的行车数据。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也不应该用一段视频就把责任和功劳往某一方推定。
社交媒体传播的常见问题在这事上暴露无遗:大家看到惊险镜头,很自然会想要一个清晰的故事线——谁救了谁、是谁英雄、是谁失误。这样的叙事容易被放大,算法又推波助澜,最终形成“事实+情绪”的混合物。有人会在评论里把车主的“我手动开着”当成配角,继续吹捧自动驾驶的神话;也有人把飞机失事的复杂原因简化成某种阴谋论。真实的情况往往更复杂,需要时间和证据来还原。
在这类事件里,媒体和有影响力的创作者肩负的责任不小。眼见为实是人的本能,但在没有全面证据前,先下结论会误导公众;更别说当断言被更多人引用后,要收回就难。期待那些早期转发并跟断定走的账号,能有一次公开澄清或者说明出处的自检过程。哪怕只是说明“这是未经证实的说法”,也比继续放任谣传好。
从公众角度来看,看这类视频要多留个心眼。目击画面确实惊悚,但画面之外还有很多信息需要核验:当事人是不是手动驾驶、有无行车数据记录、飞机的具体型号与隶属关系、官方调查进展等。把注意力放在等待权威结论和官方通报上,比在评论区里打擂台更靠谱。
现在最直接的事实是:那段视频记录了一起飞机低空掠过并坠毁的惊险瞬间,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车流和飞行器失控的过程;车主表示自己当时处于人工驾驶状态;飞机是 OA-1K Skyraider II,隶属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社交网络上关于“自动驾驶救命”的说法没有被证实,也没有来自涉事方的证实性证据支持。视频还在流传,相关的讨论还在继续。
来源:留白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