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县:从田间到指尖,“土特产”插上“数字翅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1:42 1

摘要:赵小兰是湖南岳阳县筻口镇游港村村民。“上午我在镇上的‘岳阳筻有味’直播间成交2单。下午,再来村里的直播间试一试。”她笑着说,以前,这些艾叶都当柴火烧了。如今有了“村干部助农直播间”,采来放到网上卖,很受欢迎。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记者 刘宾

游港村党总支副书记易元军在进行直播。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一早,赵小兰带着自家采摘、晒制的野生艾叶,去赶一个特别的“集市”。这个“集”开在“云上”,而镇、村干部则主动当起了她的“销售员”。

赵小兰是湖南岳阳县筻口镇游港村村民。“上午我在镇上的‘岳阳筻有味’直播间成交2单。下午,再来村里的直播间试一试。”她笑着说,以前,这些艾叶都当柴火烧了。如今有了“村干部助农直播间”,采来放到网上卖,很受欢迎。

萝卜菜、冬瓜干、芝麻……午后一点,筻口镇游港村便民服务中心已聚起二十多位村民。他们和赵小兰一样,手提自家的各类土特产,等着参加下午两点半开播的“助农直播”。为维持秩序,村干部准备了写有序列号的纸片,让大家拈阄领取,忙而不乱。

两点半,直播开始。游港村党总支副书记易元军担任主播。他喝口水,润润喉,熟练地面向镜头与网友打招呼:“粉丝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之后,便开始一一推介当天售卖的农产品,“这个干菊花是农户自己晾晒的,喝了提神醒脑,口感很好,喜欢的可以拍下。”

“刚开始不习惯,对着镜头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咋开场,中途还总是‘冷场’。”易元军说,后来播的次数多了,积累了经验,尤其是参加了两次镇里组织的电商直播培训后,才慢慢找到“网感”,“现在村民要卖哪些东西、什么价格,我都了如指掌。”

2023年,游港村利用村委会闲置办公室,在筻口镇率先打造“助农直播间”,村干部轮流担任主播,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搭平台、拓销路。2024年11月,筻口镇在借鉴游港村直播助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直播设施和运营模式,专门成立“党建引领 电商惠农”服务基地,开办“岳阳筻有味”电商直播间,免费为全镇15个村的群众直播售卖土特产。

“小屏幕”撬开“大市场”。“今年到9月份,电商基地销售金额近百万元。”筻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熊耀君介绍,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基地注册了“筻有味”商标,以品牌化助农增收。直播团队还走出直播间,来到田间地头与农户互动,通过“原产地”场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此外,为培养更多优秀电商人才,镇里多次邀请电商专家为村干部、村民开展培训,讲解直播技巧、电商法律法规等知识。

筻口镇是岳阳县积极发展农村直播电商的一个典型代表。

发展县域直播电商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带动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岳阳县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涵盖电商孵化、大数据监测运营、农特产品展销、电商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

“中心积极整合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与15家本地品牌联动,共同建立‘洞庭渔米香’区域公共大品牌,并为纳入区域公共大品牌的30款产品进行包装与营销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岳阳县商务粮食局电子商务股股长冯子瑶介绍道。

四通八达的物流体系是推动电商驶上“快车道”的重要支撑。来到位于岳阳县新开镇的湘北现代商贸物流园,数字化电商云仓分拣车间里,主传送带高速运转,全自动智能分拣系统正在对快递进行高效处理。“目前,每天分拣的快递量约6万件。”该园区电商物流工作负责人郭祥说。

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激励,岳阳县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近年来建成了湘北物流数字化电商云仓、中湘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产品从入库到发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张谷英村在景区建设集线下线上展示、销售于一体的运营中心,推动电子商务与民宿等文旅产业相融合;步仙镇依托特色产业,整合快递、直播达人等资源,打造“电商小镇”……通过“物流体系重构、农村电商赋能、产业深度融合”,岳阳县积极探索以云仓物流为支撑、村级直播电商为突破、多产融合为特色的电商发展新路径。

该县商务粮食局提供的数据,2021年至2024年,当地培育的电商经营主体从87家增长至426家。去年,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39.6亿元,同比增长8.7%;完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53亿元。

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2025年全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中,岳阳县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优质农副产品正搭乘“云上快车”,从“田间”到“指间”,打开更广阔市场。

岳阳县筻口镇电商服务基地。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筻口镇电商直播间工作人员在进行打包。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岳阳县电商云仓快递分拣车间。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来源:林夕快乐的厨房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