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海怼苏超:6万人狂欢不如国足一场?文旅盛宴救不了中国足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5 20:26 1

摘要:南京奥体中心涌入6万多名球迷,门票从10元被炒到500元依然一票难求。江苏省商务厅统计显示,每1元苏超门票能带动7.3元周边消费,赛季累计拉动消费超百亿。然而前国脚孙继海在镜头前直言:“我知道苏超,但完全没有关注。 它也就只能带动文旅了。”

“1块钱门票撬动7.3元消费,但孙继海说苏超也就只能带动文旅了”

南京奥体中心涌入6万多名球迷,门票从10元被炒到500元依然一票难求。 江苏省商务厅统计显示,每1元苏超门票能带动7.3元周边消费,赛季累计拉动消费超百亿。 然而前国脚孙继海在镜头前直言:“我知道苏超,但完全没有关注。 它也就只能带动文旅了。

2025年10月,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半决赛现场,61565名球迷的呐喊声几乎掀翻体育馆顶棚。 这是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的新纪录,而这一切在孙继海眼中,却显得无关紧要。

孙继海在腾讯新闻《从何说起》节目中首次公开评价苏超。 当主持人何润锋问及对这场火爆赛事的看法时,这位前英超球星表情平静:“我会看球,会参与解说,有时候会看一些五大联赛,但苏超我知道,却完全没有关注。 ”他甚至提到,有一次偶然看到央视转播苏超,随手就换了台。

对于苏超的核心价值,孙继海的界定清晰而冷酷:“带动文旅? 是,但它也就只能带动文旅。 ”在这位曾代表国足出战世界杯的球员看来,苏超与职业足球有着本质区别——“一个是草根的群众体育,一个是竞技体育”。

孙继海的观点建立在鲜明的对比之上。 他用奥运赛场升国旗的例子解释竞技体育的意义:“每一次国旗在奥运赛场上升起的时候,你作为中国人,是不是很骄傲? 这就是它的意义。 ”而足球,他无奈地调侃道,“是不太有机会能够升起国旗了。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强调职业足球承载着不同于群众体育的国家荣誉感。

这不是孙继海第一次对苏超发表类似看法。 今年夏天,当舆论热议“苏超能否为中国足球培养人才”时,他就明确表示“影响并不多”,并强调业余比赛与系统性青训存在本质区别。

苏超的火爆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自5月开赛至10月八强战结束,苏超带动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108.85亿元,同比增长34.03%。 半决赛当天,南京市重点商圈实现交易金额7.8亿元,环比增长5.4%。

江苏省政府自6月以来已四次在常务会议上部署苏超相关工作。 8月11日的会议明确提出要“放大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旅游、餐饮、住宿、商业等多业态协同增长的链式效应”。 两任省长许昆林和刘小涛都曾亲自推动苏超发展。

与官方力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继海的冷静。 这位深耕青训多年的足球人,其判断源于对中国足球现实的深刻认知。 目前中国足球注册球员数量远远落后于日本,日本注册球员83.44万人,比中国多30万,而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十四分之一。

孙继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中国老百姓,一旦认同了通过足球能改变命运,那么我们一定是亚洲第一名。 但我们不认同啊。 ”这种观念差异导致中国足球人才基础薄弱。

在苏超赛场上,516名参赛球员中仅有29名职业球员,其余均为业余选手。 即使有像中超青岛海牛队冯伯元这样的职业球员出现在苏超赛场,也主要是为了保持竞技状态。

孙继海的观点在球迷中引发激烈争议。 有支持者认为:“孙继海点出了重点,苏超的价值在于文旅,而国家队的意义在于国家荣誉。 ”也有球迷表示失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目标和路径本就不同,不应简单对比。 ”

更让孙继海感慨的是中国球迷的坚守。 他坦言,退役后以观众身份观看国足比赛时,被球迷的执着深深打动:“在国家队成绩这么差的情况下,比赛过程也不是特别精彩,球迷们仍然选择来到球场,座无虚席。 营造出来的氛围,也让人很感动。 ”

如今,孙继海创办的“嗨球少年”青训机构已投入2800万元,他每年近300天奔波于各地挖掘足球苗子。 对他而言,衡量赛事价值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为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和职业联赛提供实质性支撑。

11月1日,南通队与泰州队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争夺苏超冠军。 这场草根足球的狂欢将继续吸引数万观众,而孙继海很可能依然不会关注。

2025年,苏超用211.89万现场观众和17.35亿线上观看人次证明了群众体育的活力,而孙继海用“零关注”表明了职业足球从业者的态度。

来源:匹夫篮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