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优秀的的同龄人在这个年纪,在自己的职业上或多或少都做出了一些成绩,自己为啥做不到?
问大家一个问题:
有多少人超过三十岁,月薪还没过万,在公司也没有做上管理层的?
相信这样的朋友数量还不少。
很多优秀的的同龄人在这个年纪,在自己的职业上或多或少都做出了一些成绩,自己为啥做不到?
很多人把这种不得志归结于命不好,有的则抱怨自己没有遇到贵人,没有伯乐,有的怪自己能力太低.........各种奇葩理由层出不穷。
其实,很多时候你没有实现理想,没有名利双收,不是因为你不努力,也不是你业务能力不够,更不是你运气不好。
恰好相反,是因为你太努力,太优秀了,反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两个例子点醒你。
唐朝李林甫,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身为宰相,握有实权,一向独断专行,十分霸道,和他对抗的人,都被排挤陷害。至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向他示好,他也一概不用。
用他的话说,有才能的人不会甘居人下,大多会过河拆桥,时间长了自然要向他挑战,怎么能引狼入室,自掘坟墓呢?
他握有选择同僚的大权,为此他特别慎重,所择的人选必须经他亲自考察,确认为无才无德,对他忠顺不二,方可入选。
有江湖传言,在陈希烈被人推荐,李林甫考察他时,问他说:“你有何才学啊?敢来担当如此重任呢?”
陈希烈是一个胆小怕事,但是却善于迎合巴结的小人。
他狂拍道:“如今是太平盛世,有大人您一人的才学就足够了,下官又怎敢有何才学呢?一切唯大人为尊,下官尽在奉命行事而已。”
李林甫暗中满意,嘴上却说:“既为重臣,当为皇上效忠,我的意见如有偏失之处,你也不要有所顾忌才是。”(此话一出,显得大公无私)
陈希烈连声说,是是是。
这个哥们嘴上一口应承,实际行动上却是十分的明白事。
他被李林甫选中后,对李林甫的一切行动决定,都是唯命是从,从不提半个不字,只管老实签字。
李林甫也乐于让他应付别人,凡事不和他商议,只在决定后才派一个小官将文件交到陈希烈的手上。
陈希烈更是明白,对文件内容从来是看也不看一眼,样子都懒得装一下,更别说在里面挑毛病了,只对送文件的小官问一句话:“我该在哪里签字画押呢?”
他如此听话懂事,李林甫自然很是满意,因为可以大权独揽,高枕无忧。
有人多次告发陈希烈,李林甫总是为他辩护,极力偏袒,护他周全。
有人不解地问李林甫说:“陈希烈这种人,不学无术,不做事,吃白饭,又与大人非亲非故,大人为什么对他那么好呢?”
李林甫只是笑而不答。
更为离谱的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武夫朱仙客也被李林甫招至麾下。朱仙客全无心机,只对李林甫感恩戴德,凡有政务要事,他便只说一句:“按李大人说的办!”
李林甫尽选如此之人,他固权的目地自然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这些人说是李林甫的同僚,其实本质上却是个穿一条裤子的人。
慕容垂,鲜卑族,是后燕开国皇帝、军事家,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儿子(非嫡长子),母为兰淑仪。
慕容垂文武全才,骁勇善战,勇猛过人,雄杰有大度。十三岁时候就开始随父征战,屡立战功,可谓是战功赫赫,深受父亲宠爱。
但就是这么优秀、出类拔萃的人!
结果却反而遭到兄长、世子慕容儁的猜忌。
建熙十年(369年),慕容垂力挽狂澜,亲自率军在枋头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保全了领土,还重创了东晋的士气。
因功高盖主,又受到叔叔太傅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陷害,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带领家人连夜逃亡,投奔关中的前秦苻坚,寻求庇护。
自从慕容恪去世后,苻坚一直密谋干倒吞并前燕,但因为他忌惮慕容垂的威名而迟迟没有动手。
等到听说慕容垂来到前秦,苻坚非常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并拉着他的手,对他礼遇有加。
慕容垂知道自己啥处境,所以来了之后,一直低低调调,谦谦虚虚,从不张扬。也不结党营私,夹着尾巴做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问题又来了。
前秦的丞相王猛非常忌惮慕容垂的雄才大略,他劝苻坚杀掉慕容垂。
理由还是那个理由,太优秀了,气场太强大了,觉得慕容垂不是池中之物,非久居人下的人,他留在这里必然会带来灾祸,所以必须除掉。
但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建议,反而任命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并封他为宾都侯,赐予华阴五百户的食邑。
苻坚既然不同意,王猛就想出了千古第一阳谋“金刀计”,打算弄死他。
不久,机会就来了。
公元370年,苻坚任命王猛为统帅,率军攻打前燕。
王猛向苻坚提议攻打前燕,并邀请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作为向导,出任参军。
出征的前一晚,王猛来到慕容垂府上赴宴。慕容垂盛宴款待,也想趁机跟王猛拉拉近乎,以示友好,并希望王猛能多多照顾儿子慕容令。却不知道王猛可是没安什么好心,有阴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猛借着酒味,话锋一转,向慕容垂暗示,索要赠别之物——金刀。
慕容垂哪敢拒绝,为表示诚意,立马解下腰间金刀送给了王猛。
王猛暗自窃喜。
等大军快要达到洛阳时,王猛买通了慕容垂的帐下亲信金熙,伪造了一份口信。
金熙手拿慕容垂的金刀来到慕容令帐中,带来了所谓的慕容垂的口信:“你我父子之所以投奔于此,无非是避祸。如今王猛心胸狭隘,数次想排挤我们,而苻坚表面上对我们礼让有加,但其心实在难测。估计我们父子仍然难免一死,况且最近听说燕国皇帝于我们走后颇有悔意。事起仓促,来不及写信,特派人传口信,以金刀为证。”
这事关紧急又重大,加之当时也没有手机微信啥的无法确认,思前想后,儿子慕容令对此深信不疑,决定追随父亲回到燕国!
于是借着打猎的名义偷偷跑回了前燕。
儿子慕容令一跑,身在关中的慕容垂可就跳进黄河里也说不清了。
王猛随后就将慕容令叛逃的消息传回长安给苻坚,并展示了金刀作为证据。
慕容垂得知后吓得魂飞魄散,偷偷骑上骏马一路狂奔,想逃出前秦,但在蓝田被追兵赶上,押回长安。
你以为慕容垂这把九死一生了吧?
对,苻坚就是信任慕容垂!
他在东堂召见了慕容垂,安慰并勉励他说:“你的家族内部不和,你投身到我这里来。你的贤能儿子不忘根本,仍然怀念着故土。《尚书》上不是说吗:‘父亲做父亲该做的事,儿子做儿子该做的事,不要互相干涉。’你为什么如此害怕,以至于如此狼狈呢!”
于是,苻坚恢复了慕容垂的爵位,对他的恩待也如初时一样。
看完以上两个例子,你在职场有什么感悟?才华,运气?努力?还是什么其他更重要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你能“悟道”,说明你还是有天赋的,肯定能成事。
如果看完还没有悟道,那只能跟我一样,啥也不是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反正不管能力如何,都不要轻易说放弃,躺平。99%的问题结症都是自己的问题,要反思自己。
加油吧[机智][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来源:金镶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