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报告:AI原生App爆发,7亿人在用智能助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2:39 1

摘要:2025年,这一年,AI不再是“技术人”的狂欢,而是真正走进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手机。

2025年,这一年,AI不再是“技术人”的狂欢,而是真正走进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手机。

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中国AI原生App月活用户已突破7亿人,AI助手、AI搜索、AI教育、AI创作,正在成为新一代国民级应用。

AI双雄领跑:豆包与DeepSeek,撑起了国民级AI入口

根据QuestMobile《2025年9月AI原生App榜单》:

豆包以1.72亿月活稳居第一;DeepSeek以1.45亿月活位列第二;二者合计用户规模接近3.2亿人,几乎相当于中国网民的三分之一。

豆包依托字节生态,覆盖抖音、今日头条、飞书、小程序等全场景入口,成为全民级AI助理。而DeepSeek,则以“AI搜索引擎”的姿态切入,用强化推理与知识检索打通了“问得准、答得深”的新体验。

这两个产品,一个主打AI即助手,一个主打AI即搜索,正重新定义“信息获取”的起点。

AI助手的崛起,就像十年前微信取代短信、支付宝取代钱包一样。

AI教育、AI创作成新增长引擎:从会聊天到能教书、会设计

榜单的中腰部选手,也在释放强劲的增长信号。

豆包爱学、快对AI进入TOP10,AI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加速;

即梦AI、Kimi稳居创作设计赛道前列,成为AI创意工具代表;

AQ(AI专业顾问)则以83.4%的复合增长率,成为本季度最大黑马。

AI开始从“能聊天”走向“能教你”“能帮你”“能做事”。

从学生的作业辅导,到设计师的灵感起稿,再到企业咨询、文案撰写,AI已经悄悄替代了无数重复劳动。

AI创作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更多普通人获得“专业能力”。

生态分化:巨头稳中求进,中腰部AI App进入黄金爆发期

报告显示:中量级(1000万-1亿月活)AI App正成为最活跃增长带;该区间内的应用100%实现正增长;相比之下,低于10万量级的AI项目,负增长比例高达66%。

这意味着:市场正在进入“去泡沫期”,用户和资本都在向头部和中腰部的高价值AI产品集中。

AI应用的生死线,从“做得出来”转向“用得起来、留得住、能变现”。

黑马崛起榜:小云雀、AQ、星绘、光速写作强势上榜

在QuestMobile《AI原生App用户规模飙升榜》中:

小云雀(AI创作设计)以90.8%增长率夺冠;

AQ(AI顾问)增幅高达83.4%;

星绘、光速写作、ima等AI图像与写作工具,也均录得超过30%的季度增长。

可以看到,新兴AI应用正以“实用+高频”的姿态切入垂直场景:AI写作帮内容创业者提效;AI图像处理让设计师更快出图;AI顾问开始服务医生、律师、企业主。

AI不再是噱头,而成为各行各业的“第二大脑”。

从工具到伙伴:AI的“人格化时代”正在到来

如果说过去的App是工具,那今天的AI原生App更像一个懂你的伙伴。

豆包可以聊情绪、规划生活;DeepSeek能帮你查资料、生成报告;即梦AI能设计PPT、画封面;AQ能回答法律、财务、教育咨询。

它们背后共同的特征是:会记忆、会学习;会根据上下文调整语气、风格;能跨模态理解文字、语音、图片。

这种“懂人”的AI,正成为中国AI生态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AI的下一站,是“全民智能体”

从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AI原生App正在重塑中国互联网的底层结构。

2025年是一个拐点,AI不再是技术展示,而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接口;它像当年的微信、支付宝、抖音一样,融入了社交、学习、工作、娱乐的每个场景。

未来两年,我们或将迎来: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AI伴侣”;每个企业都有专属“AI顾问”;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都有AI老师陪伴。

从7亿到10亿,从App到操作系统,AI已不再是“互联网的一个应用”,而是新互联网的操作系统。(转自AI普瑞斯)

来源:鞭牛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