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都走了快半个世纪了,灵柩还搁在那儿,风吹日晒,听着怪瘆人吧?慈湖边上的那两座空灵堂,四十九年了,蒋介石的棺材就这么停着,没入土,也没搬走。不是没地儿埋,也不是办不到,而是没人敢动。一碰,整个岛的神经就跟着颤。
人都走了快半个世纪了,灵柩还搁在那儿,风吹日晒,听着怪瘆人吧?慈湖边上的那两座空灵堂,四十九年了,蒋介石的棺材就这么停着,没入土,也没搬走。不是没地儿埋,也不是办不到,而是没人敢动。一碰,整个岛的神经就跟着颤。
你要是现在去慈湖,会发现一个怪现象——排着队进灵堂的,大多是大陆来的游客。他们不说话,就站在那儿,有人鞠躬,有人跪下,有人放下一束白菊花。肃静得有点让人心头发紧。可台湾本地的年轻人呢?一百个里头,顶多十二三个愿意走进去看看。不是不孝,是真不知道里头躺着的是谁。课本里都快删干净了,八十七所高中里,三十二所连“国共内战”这几个字都不提了。中国史从占课时的45%缩到25%,越改越薄,最后就剩几行小字,像是怕人看见。
雕像也拆得差不多了。两年时间,一百二十七座蒋介石铜像从军营、学校、街口一座座消失。换上的什么?“多元文化雕塑”“原住民图腾”“女性力量纪念碑”,名字听着挺新,立在那里却空落落的。你看着就觉得,这不是纪念,是填补。好像只要把旧东西清走,历史就能从头来过。
可法律上早就不合规了。台湾《殡葬管理条例》写得清清楚楚:停放超过三十年就得入土。四十九年,超了快一倍。但“特殊历史人物”这一条,像道暗门,一直给他们留着。现在不一样了,民进党立委直接提案,要关这道门。话没明说,意思却明白:这个人,不属于现在的台湾。
大陆那边也没急。国台办说了,奉化蒋氏故居早就准备好了,修缮都按老样子来,地砖都是原款重铺。更没想到的是,他们第一次公开承认,和蒋家第四代有联系。不是政治接触,是家族之间的走动。蒋万安去年去了溪口,低调得像回老家扫墓,没提移灵,也没否认。这种沉默,有时候比什么都响。
最让人心里发堵的,是那些日记、手稿、信件,全锁在斯坦福大学。大陆学者和蒋家后人联名起诉,要讨回来。理由就一句:这是中国的历史,凭什么美国人替我们保管?官司打到国际层面,所有权、文化归属权,条条都是死结。美国智库私下也头疼——这要是成了“统派圣地”,麻烦;硬搬走,又怕大陆翻脸。干脆,装看不见。
偏偏推这事的,不是政府,是老百姓。2024年,两岸自己凑了个“回乡安葬促进会”。里面有老兵子女、文史研究的教授、蒋家远亲,甚至还有当年反国民党的人。他们不喊口号,就问一句:人死了,能不能回家?自己查航线、算运费、打申请,一样样跑。政治僵着,人情没断。
台湾孩子可能真记不清蒋介石是谁。但他们记得爷爷奶奶提过,早年冬天,家里收到一封大陆来的信,邮票还在,字迹模糊,只看清两个字:“平安”。那封信有没有寄到,没人知道。但那个词,一直传了下来。
来源:奶油随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