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添“智”提“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0:02 1

摘要:从广袤田野间的智能感应器,到村民指尖的便捷小程序,数字力量正深度融入敖汉乡野,为这片土地注入全新活力。敖汉旗紧抓数字机遇,推动技术进农业、进治理、进生活,一幅“智慧引领、数字驱动”的乡村新图景正在展开。

从广袤田野间的智能感应器,到村民指尖的便捷小程序,数字力量正深度融入敖汉乡野,为这片土地注入全新活力。敖汉旗紧抓数字机遇,推动技术进农业、进治理、进生活,一幅“智慧引领、数字驱动”的乡村新图景正在展开。

智慧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长胜镇六合村的葡萄园里果香四溢,数字管理系统正默默守护着每一串果实。

“如今种地大不同了。”种植户刘新磊在温控大棚内轻点手机,各项数据实时呈现,“再不怕恶劣天气,亩产稳稳超过两千斤!”智慧农业已在全旗生根发芽,木头营子乡的蓝莓、丰收乡的草莓、古鲁板蒿镇的蜜瓜等特色产品,通过订单农业助农年均增收超2万元。

长胜镇六合村葡萄园里待采摘的葡萄。

黄羊洼镇的玉米示范基地依托中国农科院的创新技术,构建四级联动农技推广模式,精准实施密植、滴灌等关键技术。“种植密度提高到六千株,亩均增产三百斤。”合作社负责人于国伟表示:“周边农户都来取经,要把这‘高产经’带回家。”

电商赋能:从“土特产”到“网红款”

“家人们今年新加工的小米,看这米油!三分钟结三层脂!”敖汉小米集团的直播间里,金黄米粥光泽诱人,弹幕飞滚,半小时成交近千单,敖汉小米已成为网红爆款。

“电商直播彻底颠覆了我们的销售模式。”小米集团负责人赵洪义深有感触,“过去我们依赖传统渠道,市场辐射范围有限。现在一场直播的销量,可能超过过去一个月的线下批发。”巨大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产品价值的提升上。通过直播讲解敖汉小米的历史文化、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再停留在“充饥粮食”,而是转向“健康食材”和“文化礼品”,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

电商直播现场。

为抓住这波数字红利,敖汉旗积极培育本土电商生态。定期组织直播技能培训,邀请平台运营专家授课,既提升专业能力,更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大学毕业返乡的悦悦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小米姑娘”,她的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经常破万。

从被动等客上门到主动触网创牌,从提篮小卖到网红爆款,数字电商正在重塑敖汉农产品的“产-供-销”体系。它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更成为引领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可能。

数字治理:从“群众跑”到“数据跑”

木头营子乡辖区广阔,部分村庄偏远分散,群众办事费时费力,现在这一切因“百姓说事儿”平台的出现而改变。

67岁的乌兰勿苏村村民宋志新笑得舒心:“用微信扫扫码,不用注册登录,直接就能反映问题,干部解决得又快又好,真是太方便了!”平台采用“群众出题、组织领题、干部解题”的闭环机制,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岗岗营子村村民王洪在盖羊舍时与邻居发生纠纷,矛盾一触即发。通过平台反映后,乡自然资源所和派出所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化解了纠纷。“诉求即响应,矛盾不过夜”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

更令人惊喜的是,平台与综治中心、信访代办机制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治理网络。综治中心设立多功能区,对平台转办事项实行“分类派单、专班处理”,成功分流矛盾纠纷25件,现场调解8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通过与“5个4信访代办工作法”结合,全乡设立16个代办点,代办信访件158件,信访量同比下降75%。

数字的背后,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截至目前,平台共收集事项579件,及时办结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土地权属、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占比超过60%。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实现零新增,12345政务热线反映问题明显下降。当民生诉求在平台上“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网络空间自然从“情绪宣泄场”转变为“治理共同体”,为社会稳定筑起了坚实的“数字护城河”。

当古老的乡村插上数字的翅膀,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张凤先、赵静)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