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姚明退役,毁了王治郅,他是如何让中国篮球倒退了20年的? (3)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2 02:38 1

摘要:当姚明因伤黯然退役,王治郅被开除国家队,我们是否曾追问:这些百年一遇的天才,为何还是走向中国篮球衰败?

当姚明因伤黯然退役,王治郅被开除国家队,我们是否曾追问:这些百年一遇的天才,为何还是走向中国篮球衰败?

从奥运八强到亚洲垫底,这二十年的沉沦并非偶然,而是一场人祸。

2002年5月,王治郅没上飞机。

篮协通知他回国备战世锦赛,他留在洛杉矶想打夏季联赛,十天后,一纸开除决定贴在训练馆门口。

没有缓冲,没有谈判,媒体第二天统一口径:不回国就是背叛。

那一年,他刚在独行侠站稳,场均能捞到十分钟。

后面四年,NBA大门慢慢合上,他只能在迈阿密看饮水机,回到北京已是2006年。

后来有人翻出旧报纸,发现当年篮协内部文件里写着“杀一儆百”,字迹潦草,却决定了第一位登陆NBA的中国人后半段轨迹。

姚明比王治郅更惨。

2003年亚锦赛、2004年奥运、2005年亚锦赛、2006年世锦赛、2007年斯坦科维奇杯、2008年奥运……夏天别人休假,他打比赛。

火箭队医把X光片寄到北京,请求放人,信封原封不动被退回。

应力性骨折第一次出现在2006年,左脚踝;2008年右脚踝;2010年左脚再次骨裂。

医生警告再打就坐轮椅,他坚持到2011年7月20日,才在发布会上说“我退役”。

那一年他三十一岁,本该是巅峰尾巴。

后面统计,他为国家队出战正式比赛68场,平均每年夏天要飞四万公里,比NBA球员多打整整两个赛季。

联赛被压缩成34场,是2008年的事。

信兰成从欧洲考察回来,觉得比赛太多球员太累,直接砍半。

俱乐部收入腰斩,外援身价跟着跌,球馆里一半座位空着。

那几年CBA靠国企赞助硬撑,账面亏损超过两亿。

球员更惨,一年少打二十场,工资原地踏步,只能晚上打野球赚外快。

2013年马尼拉惨败,中国队输伊朗、输韩国、输中国台北,第九名创历史最差。

当晚酒店走廊里,老队员给年轻球员发烟,一句话没说,烟灰掉一地。

教练换得比袜子还勤。

2009年郭士亚龙,2010年邓华德,2011年范斌,2012年扬纳基斯,2013年宫鲁鸣,2014年杜锋,2015年宫鲁鸣回来,2016年杜锋又上。

每次输球,篮协第一时间推教练背锅。

扬纳基斯下课那天,队员在机场送他,老头拉着箱子回头问:你们到底想打什么战术?

没人答得上来。

后来宫鲁鸣说,那几年选人先看态度,再看水平,因为谁上都一样,战术板写满了也执行不了。

2017年姚明上台,第一件事把赛程拉回到46轮,第二年加到56轮。

工资帽、选秀、球员交易、裁判升降级,一条条写进章程。

2019年CBA公司账上第一次出现盈余,数字不大,却止住血。

选秀大会从冷冷清清到几十家直播平台抢信号,王少杰、祝铭震、张宁这些大学生球员成了票房保证。

可惜时间差摆在那里,姚明只能修屋顶,地基烂了补不了。

2023年世界杯,中国队还是输菲律宾,输波多黎各,输委内瑞拉,球迷把矛头对准教练,乔尔杰维奇没下课,篮协声明里第一次出现“长期规划”四个字,有人笑,有人哭,更多人已经麻木。

信兰成2014年去了亚篮联,坐在主席台看比赛,镜头扫过,他面无表情。

媒体翻旧账,说他毁了黄金一代,他从不回应。

2021年有记者追到成都,想问当年为什么拒收火箭队医的报告,他摆摆手走进电梯,门合上前留下一句“都过去了”。

真的过去了吗?

王治郅退役后做教练,谈到当年只说了一句“早点沟通就好了”;姚明坐着轮椅去小学推广篮球,孩子们围着他喊“姚主席”,他笑,眼角挤出褶子,却掩不住四十多岁人的疲惫。

现在回头看,那十年最大的损失不是少赢几场比赛,而是把天才当耗材。

王治郅本可以在NBA再打五年,姚明如果夏天能休息,或许能撑到2014年。

联赛被砍,国家队成了唯一舞台,球员为了一张机票拼命,伤病不敢报,老了没保障。

最惨的是85后这一批,朱芳雨、王仕鹏、孙悦,巅峰撞上黑暗期,拿命守亚洲,世界舞台却永远够不着。

后面90后、00后跟着吃亏,青训断档,技术粗糙,习惯靠身体硬顶,到了国际赛一步就过。

有人算过,2008年到2018年,中国篮球少赚了至少二十亿赞助,少了三百万现场球迷,最致命的是少了十万名注册青少年球员。

父母一看国家队输球,转头把孩子送去踢足球、打羽毛球,篮球场空一片。

姚明想补这个窟窿,推出小篮球、校园联赛、体教融合,每一项都烧钱,每一项都急不得。

他常说“把篮球还给孩子”,可孩子得先看得见希望。

CBA转播费涨到年均五亿,离NBA还差二十倍,差距就是差距,数字不会骗人。

今晚打开电视,CBA季后赛打得火热,弹幕飘过一句“要是大郅和姚明生在现在就好了”。

没人回答,屏幕里的年轻人正罚球,球在篮筐上转了一圈,掉进去,也掉出来,像那十年,像很多人。

来源:蠢羊聊体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