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有一些味道,藏在喧闹的街头、不起眼的巷边。它们没有显赫声名,却用十足的诚意和过人的手艺,成为众多食客心中的宝藏。今日起,本报推出“民间寻味计划”,带你发现这些慰藉人心的家常美味,记录下每一位民间厨人与食物相伴的闪光故事。
【编者按】总有一些味道,藏在喧闹的街头、不起眼的巷边。它们没有显赫声名,却用十足的诚意和过人的手艺,成为众多食客心中的宝藏。今日起,本报推出“民间寻味计划”,带你发现这些慰藉人心的家常美味,记录下每一位民间厨人与食物相伴的闪光故事。
在南昌石头街,一家名为“二楼烧菜馆”的小店经营了10余年。店主龚建国,一名55岁的本地厨师,自1991年入行以来,已深耕餐饮行业30余载。近期,因一档聚焦民间宝藏小店的纪录片播出,他和他的小店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10月23日,记者探访这家小馆,挖掘其背后“有味道”的故事。
文/图 周泽涵 张炜东 本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01
“做属于自己口味的菜,做好有自己味道的菜”
“做属于自己口味的菜,做好有自己味道的菜。”龚建国这样评价自己的菜品。
近期,哔哩哔哩出品的美食纪录片《老馆正浪》引发众多网友关注。节目探访了全国近30家民间老馆,记录灶台前后的点滴,寻找市井烟火中的生活本味。其中,南昌的“二楼烧菜馆”备受关注——这家看似普通的棋牌室中,竟隐藏着一位手艺出众的大厨,其菜品深受食客喜爱。
10月23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西湖区石头街的“二楼烧菜馆”。从旁边居民楼上去,沿箭头标示右拐,便见到了藏身居民楼里的小店。
还未到营业时间,记者喊了几声未听有人回应,便走了进去。
眼前是几张用餐的桌子,左手边是厨房,右手边是阳台和几间房间,正前方的阳台还关着几只鸡。店主龚建国正在房间里与朋友聊天休息。
谈及与纪录片的结缘,龚建国回忆:“导演是东北人,在南昌有同学,经常来这边聚会,因此认识了在南昌玩音乐的小何。而小何是我的老顾客,常来吃饭。2023年10月,小何就带导演过来了。”
经小何介绍,龚建国与导演聊了起来。导演问他:“你觉得什么菜最难做?”他回答:“只要用心,什么菜都能做好。”经过两次考察,今年1月,纪录片团队前来拍摄。
节目播出后,小店吸引了上海、广东等地游客专程前来用餐,也有本地食客慕名而至。“前几天几个小伙子来店里吃过后说‘非常好吃’,我觉得这是对我手艺最大的肯定。”龚建国说,他最拿手的3个菜是南昌油浸鱼、啤酒烧鸭和蒜蓉腰片。
龚建国正在做油浸鱼。
虽然名气大了,客人比原来多了,龚建国仍心态平和,专注于做菜本身,“我要做的就是做好前期准备,采购好菜品、备足作料,该切的切好、该烧的烧好。”
龚建国笑称自己是“i人”,不善交际,“我就喜欢专心做点事”。
他的餐馆营业时间为11时至13时30分和17时至20时,晚上客人较多。在他看来,能专注做喜欢的事,有老友相伴,得到顾客认可,便是最大的幸福。
02
“集南北之精华,扬赣菜之隽秀”
“集南北之精华,扬赣菜之隽秀。”这是龚建国写在笔记本扉页的话。
龚建国家里有7本笔记本,记录的都是做菜的内容,里面详细记录了步骤,有些还图文并茂。他自己设计的小图案,为笔记本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今年55岁的龚建国是地道的南昌人。1990年,他在八一大桥头的招待所开启了学徒生涯。“一开始没想那么多,只要能有份工作、能解决温饱就行。”龚建国坦言,最初学厨师的动机很简单。在招待所,他什么活都要干。“我跟着师傅一直学习厨艺,慢慢地就爱上了这一行。”他说。
一年多的学徒生涯结束后,1992年,龚建国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他考取了三级厨师证。“三级是最低级的。”凭着这张证书和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他被南昌一家酒店录取。经理看中他两点:经过正规厨师培训学校培训,能吃苦。“别人一般不愿意做的事,我都抢着做。”正是这种勤奋肯干的态度,让他在那里做到了炉头主管的位置。
与传统认知不同,厨师的职业流动性很大。龚建国解释道:“因为厨师是一个高体力的劳动。天天做这二三十个菜,容易固化做菜的思路。”
之后,他先后在南昌五湖大酒店、江西多个县、市的酒店工作,甚至有一段特别的海外经历——2000年,他远赴科威特,在一家中餐馆工作。
谈及这段海外经历,龚建国回忆道:“最惊险的一次是,一枚炮弹就打到离我们餐馆200米的地方。当时我在后厨工作,鼓风机一开什么都听不见,是后来听餐馆里的同事说起才知道的,现在想想是真的后怕。”
2005年,龚建国又去了北京一家酒店担任厨师长。尽管在北京的发展前景不错,但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南昌。这些丰富的经历让他沉淀出对各地菜系的独到理解,也为后来自己开店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龚建国开始自己经营餐馆。2014年,“二楼烧菜馆”开业。谈起店名的由来,他解释道:“原来也想过很多名字,但是想来想去还是‘二楼烧菜馆’比较接地气。”
目前,龚建国与20年前曾合作过的老友合伙经营。谈起这位合伙人,他说:“两人名字中都带有‘建国’,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缘分。”从业30余年,龚建国早已考取了特二级厨师证书。
谈及这些年来忙活的最大动力,他说:“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做点事,能让我感觉到存在感、具有成就感的,还是炒菜。”
起锅烧油,调制秘制调料,将鱼下锅炸两分钟,捞起备用,再下入调料翻炒片刻,一盘热气腾腾的油浸鱼便完成了。当日18时许,颠锅炒菜的声音响起,客人要来了,龚建国又拿起了他的锅铲开始烧菜……
本报启动“宝藏小馆”寻味计划
像龚师傅和他的“二楼烧菜馆”这种藏于市井、富有故事、坚守本味的民间小馆,你我身边还有很多。它们或许没有醒目的招牌,却用最地道的风味和最真挚的人情味,温暖着无数人的胃与心。
即日起,本报以此为契机推出系列策划——“民间寻味计划:发现你身边的宝藏小馆”,持续聚焦散落街头巷尾、声名不显却诚意满满的家常美味,记录那些用味道留住人心的民间厨师及他们的过人手艺。
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