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晚,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重磅公告,直指当前网络售假新乱象:部分不法商家利用第三方平台,快速生成直播间、视频、录播等形式的违规链接,通过微信生态诱导用户点击观看,平台将依法依规加大处置力度。这则深夜公告的背后,是无数用户遭遇的财产损失与健康风险,更敲响了
10月27日晚,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重磅公告,直指当前网络售假新乱象:部分不法商家利用第三方平台,快速生成直播间、视频、录播等形式的违规链接,通过微信生态诱导用户点击观看,平台将依法依规加大处置力度。这则深夜公告的背后,是无数用户遭遇的财产损失与健康风险,更敲响了社交平台安全防护的警钟。
如今的“链接骗局”早已升级换代,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围猎用户。家族群里,“腾讯文档”包装的链接标题极具诱惑力,《XX院士揭秘:每天一杯降三高》点进去竟是粗制滥造的养生直播,“专家”唾沫横飞推销“包治百病”的胶囊;朋友圈中,H5页面伪装的“限时秒杀”链接,实则引导进入售假直播间,号称“进口保健品半价”的商品连生产批号都没有;聊天窗口里,“免费领养生课程”的诱导链接,点开后满屏都是虚假疗效宣传,甚至暗藏赌博、违规售彩内容。这些链接借第三方平台快速生成,还能动态更换域名逃避监管,让人防不胜防。
违规链接的危害远比想象中更致命。经济损失首当其冲,有老人被“藏品高价变现”直播迷惑,花数万元买下仿造古董,承诺的“高价回收”纯属空谈;有宝妈轻信“育儿神药”宣传,转账后不仅没收到货,卖家直接拉黑失联。健康风险更触目惊心,不少直播间推销的“草本降压药”“止咳秘方”,实为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三无产品,有人服用后血糖骤降休克,有人延误治疗拖成重症。更可怕的是,部分链接暗藏病毒,用户点击后手机被远程操控,银行卡资金一夜被盗空。
针对乱象,微信此次明确了两大治理重点。一是严打直播平台外链,对虚假宣传保健品、药品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链接,直接限制访问;二是整治云协作工具外链,清理借“云文档”传播伪科学、封建迷信的内容,斩断其在微信群的传播链条。平台将依据违规程度分级处置,从限制链接访问到封禁域名,对高频投诉、影响恶劣的主体实施永久封禁,全程有《网络安全法》及平台规则兜底支撑。
普通用户更需掌握“避坑指南”。首先牢记“三不原则”:陌生链接不点击,“免费福利”“特效药”宣传不信,私下转账交易不参与。其次学会精准核查,正规商品需有清晰资质信息,药品可查“国药准字”,对“根治慢性病”“无副作用”等话术直接警惕。最后主动参与监督,遇违规链接长按投诉,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遇诈骗及时拨打110或12315。
从去年10月处置2.3万余个违规直播间,到如今精准打击第三方违规链接,微信的治理从未松懈。但网络安全从来不是平台的“独角戏”,更需要每个用户的警惕与参与。别让“熟人转发”成为骗局背书,别让“低价诱惑”冲昏理性判断。赶紧转发给家人,尤其是中老年亲友——守护好指尖的链接安全,就是守护钱袋子与生命线。
来源:森林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