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播 NBA常规赛 开拓者VS快船 哈登首发 杨瀚森首节替补出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00:25 1

摘要:这不是一场胜负决定命运的比赛,但它是改变一个年轻球员职业生涯轨迹的转折点。10月28日,开拓者对阵湖人,杨瀚森替补登场12分钟,拿下4分、3篮板、1盖帽——数据平淡,但意义不凡。

杨瀚森在开拓者队的12分钟,比某些球员的30分钟更有意义。

这不是一场胜负决定命运的比赛,但它是改变一个年轻球员职业生涯轨迹的转折点。10月28日,开拓者对阵湖人,杨瀚森替补登场12分钟,拿下4分、3篮板、1盖帽——数据平淡,但意义不凡。

这是他职业生涯至今最长的出场时间,比前两场总和还多一倍。

更关键的是,他没有犯错,没有被换下,没有被教练组“试错”后放弃。

相反,他被留到了最后,防守端几次站位、协防、封盖,都让现场解说员低声说了一句:“这孩子,真有意识。

这不是偶然。

开拓者教练组早就知道他身体素质一般,脚步偏慢,进攻手段粗糙。

但他们更清楚一件事:这个19岁的中国中锋,是联盟里少有的、能在篮下用身体卡位、用判断补防、用冷静换位去弥补速度缺陷的年轻内线。

他不像传统中锋那样靠力量碾压,但他像一把钝刀——不锋利,但稳、准、能磨。

对比他上一场对快船时的6分钟,那场他被换下时,教练组眼神里是犹豫;而这场对湖人,他下场时,主教练乔·纳什主动拍了拍他的头。

这个动作,比任何采访都说明问题:他正在通过“不犯错”赢得信任。

而信任,是年轻球员在NBA生存的唯一货币。

与此同时,快船那边正在悄悄重组。

比尔恢复训练,11月初复出在即。

他们没打算靠哈登和莱昂纳德单打到底——他们要的是深度。

布歇、斯图尔特,两个能抢、能防、能拼的内线,正在被他们反复评估。

快船要的是“能打硬仗的零件”,而不是花架子。

他们知道,季后赛不是靠球星单挑赢的,是靠板凳席上有人能顶住对方中锋的冲击,能换防、能护框、能吃饼。

而杨瀚森,正在成为开拓者板凳席上那个“能顶住”的人。

开拓者目前战绩排在联盟第22,重建是明牌。

但他们重建的方式很特别——不靠选秀抽签赌未来,而是靠“用时间换成长”。

他们给年轻人机会,但不是无条件的。

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证明你值得更多。

杨瀚森没有爆发性得分,但他用每一次卡位、每一次挡拆后顺下的站位、每一次对手突破时及时补防的反应,悄悄积攒着“出场时间积分”。

接下来的11月,开拓者迎来连续5个主场,对手是雷霆、灰熊、爵士、国王、鹈鹕——没有超级强队,没有顶级内线轰炸机。

这正是教练组的“实验窗口”。

他们想看看:杨瀚森能不能在面对体型偏瘦、移动快的中锋时,保持防守效率?

能不能在对方收缩防守时,用脚步和转身完成简单终结?

能不能在第三节垃圾时间,带着替补阵容打出正负值?

这些,比他能不能拿15分重要一万倍。

因为NBA从不奖励“潜力”,只奖励“可依赖”。

你见过多少天赋异禀的年轻中锋,因为一场比赛投丢五个篮,就被教练彻底冷藏?

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蓝领,因为每场比赛都把卡位做到极致,最后成了球队的基石?

杨瀚森现在走的,就是后者这条路。

他不是下一个姚明,也不是下一个周琦。

他不需要成为得分机器。

他只需要成为那个——当对手派上一个身体强壮、喜欢强打的中锋时,教练敢在第四节最后三分钟,把他派上场去“堵门”的那个人。

那才是真正的“站稳脚跟”。

而这一切,从那12分钟开始。

他没赢球,但他赢回了教练组的耐心。

他没刷数据,但他刷出了信任。

在NBA,这才是最难的成就。

未来两周,他可能还是替补,可能还是上场几分钟,可能还是没人记得他的名字。

但只要他继续在每一次防守轮转中,站对位置;在每一次篮下对抗中,不退半步;在每一次被犯规后,不抱怨、不情绪化——他就会从“中国来的试训球员”,变成“开拓者重建计划里,那个不可替代的拼图”。

这不是童话。

这是现实里,最硬核的成长方式。

你不需要惊艳全场,你只需要,从不让人失望。

而杨瀚森,正在这么做。

来源:乐观的铅笔一点号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