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又想换掉郑丽文?已经开始造势,却惨被打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5:02 1

摘要:苑举正教授说话很直接。最近有一场线下活动,苑举正教授一点没藏着,直接说清了赵少康的政治立场。他说赵少康没有中间路线,骨子里就是“纯绿”阵营的人。这话的意思是,赵少康的政治想法和民进党推的理念很像。具体来说,苑举正教授指责赵少康,说他在最近国民党内部的选举里(就

苑举正教授说话很直接。最近有一场线下活动,苑举正教授一点没藏着,直接说清了赵少康的政治立场。他说赵少康没有中间路线,骨子里就是“纯绿”阵营的人。这话的意思是,赵少康的政治想法和民进党推的理念很像。具体来说,苑举正教授指责赵少康,说他在最近国民党内部的选举里(就是郑丽文这次当选的事),瞎掺和、搞破坏。苑举正教授认为,赵少康在这次国民党选举里做的事,不是为了国民党好,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这种做法最后带来的结果是,间接给了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机会,让民进党能借着赵少康搅出来的事,进一步扩大对国民党的攻击,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与此同时,邱毅也针对这事做了行动。邱毅在网上发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把相关的事说清楚、分析明白。在这篇文章里,邱毅提到了过去的一件政治事,把2015年很有名的“换柱”事件又拉到大家眼前。“换柱”事件具体就是当时国民党内部决定换掉洪秀柱,不让她当 party 的选举候选人。邱毅在文章里说,2015年“换柱”事件的时候,赵少康就用了自己手里的媒体节目资源,主要是《少康战情室》这档节目,一直说不好的话。他在节目里多次说,如果让洪秀柱代表国民党参加选举,国民党肯定会输。这种吓人的话传得多了,国民党内部的人都慌了,人心散了。最后,赵少康做的这些事帮了朱立伦,成功把洪秀柱的候选人资格换掉了。邱毅在文章里警告,现在发生的事,和2015年“换柱”事件的模式很像,就是以前的事又重演了。

邱毅还说,这次郑丽文成功当选国民党内部的相关职位后,赵少康又用了以前的办法,也就是靠说吓人的话来影响大家的看法和当前的局势。赵少康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说,因为郑丽文当选了,国民党里很多人不满意,都想退党了。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完全是赵少康编出来的假消息。更过分的是,赵少康还故意抹黑郑丽文,他说郑丽文能当选,主要靠了三个群体的支持。第一个群体是“黄复兴”,“黄复兴”是国民党内部的一个组织;第二个群体是想让国民党变样、搞改革的人;第三个群体的说法带着坏心眼,还会误导人,赵少康硬说这是“亲近大陆的人”,还说这类人帮郑丽文选上了。邱毅认为,赵少康说这种话,根本目的是在两岸关系这个关键问题上制造分裂,故意在国民党内部挑事、引发矛盾,同时和郑丽文主张的两岸政策对着干,不让这些政策推进。

之前,赵少康到处说郑丽文当选后,国民党里很多人想退党,但实际情况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有很多党员退党,他说的话被证明是假的。相反,郑丽文当选后很快就行动了,成立了一个以“两岸青年交流”为主题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后办的活动,吸引了很多台湾的年轻人主动参加。台湾年轻人愿意参加这个组织的活动,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郑丽文讲两岸关系的事时,说得清楚、有道理,能让他们明白两岸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认可郑丽文的想法,愿意听她的。郑丽文做的这些实际事,直接戳破了赵少康之前说的吓人话,让他的谣言站不住脚,自己就破了。

赵少康的谎言被事实戳破后,他不仅不认错,反而反过来怪别人。他坚持说自己是被别人“组团抹黑”的受害者,在大家面前装出可怜的样子,还摆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们随便说我都无所谓”的态度。赵少康这种做法,让邱毅特别生气。邱毅直接反驳赵少康,说如果是普通人做了像赵少康这样的事,造成这么严重的坏结果,早就该离开媒体行业,回家好好反省了。但赵少康不一样,他一点都不愧疚,脸皮厚得很少见。

苑举正教授把赵少康的行为总结得很清楚,说赵少康主要做了三件坏事,叫“三大坏”。第一件坏事是赵少康专门搞破坏,他的行为让国民党内部乱糟糟的,成员之间矛盾更多了,整体氛围很差,严重破坏了国民党(也就是蓝营)的团结和发展;第二件坏事是赵少康的行为,客观上帮了对手,间接给了国民党的政治对手民进党(也就是绿营)方便,帮民进党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第三件坏事是赵少康说不当的话,无缘无故抹黑大陆的形象,让台湾民众心里对大陆的好印象变差了。苑举正教授批评赵少康,说赵少康手里有电视台、广播这些重要的媒体资源,这些资源本来应该用来传播真实、客观、有用的信息,但赵少康没好好用,反而传播假信息、说不当的话,用各种办法搞政治操作,没遵守媒体人的职业规矩。另外,文章还提到,在网上,很多台湾民众对赵少康的行为表示不满,他们觉得赵少康说的“被组团抹黑”根本是瞎扯,真实情况是赵少康自己做得太过分,没达到大家的期待,也没遵守道德规矩,所以大家才自己主动批评他,这种批评不是有组织的,是大家真实想法的体现。最后,文章对赵少康的未来做了严厉的预测,如果赵少康还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不听别人的劝告,一直沿着错路走下去,那以后大家肯定会更严厉地批评他、指责他,他会变成大家讨厌的反面例子,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最后失去大家的支持,没人愿意和他来往。

这次围绕赵少康发生的风波,规模和影响都很大。从核心内容来看,可以总结成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两位有影响力的人一起批评赵少康。这两个人分别是苑举正教授和邱毅,苑举正教授通过线下活动的平台,直接反驳赵少康的行为和立场;邱毅则通过在网上发长篇文章的方式,详细说出赵少康过去和现在做的不当的事。虽然两人用的方式不一样,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批评、指责赵少康。他们的核心想法可以总结成一点,就是赵少康表面上是蓝营(也就是国民党)的人,但从他实际做的事和政治立场来看,本质上是“纯绿”阵营的,他的想法和民进党很像,而且他的行为一直在给国民党(也就是自己所在的阵营)添麻烦,损害国民党的利益。

第二个方面是赵少康用以前的办法,结果失败了,被事实打脸。有人指出赵少康又用了2015年“换柱”事件时的办法,也就是靠自己手里的媒体资源,发假消息制造恐慌,进而达到排挤党内成员的目的。在这次事件里,赵少康编谣言,说“郑丽文当选后,蓝营很多人想退党”,但实际结果和他的谣言完全相反,根本没有党员退党。与之相反的是,郑丽文积极做实际的事,推进“两岸交流”相关的工作,这种踏实做事的行为反而吸引了很多人的支持,人气很高。赵少康的谣言被现实彻底戳破,他的谎言自己就破了,还受到了大家的质疑和批评。

第三个方面是赵少康不认错的态度,引发了大家普遍的愤怒。赵少康的谎言被戳破、不当行为被曝光后,他不仅不认错,反而反过来咬别人,说自己“被有组织地抹黑”,还摆出“不在乎别人批评”的傲慢样子。赵少康这种态度,连邱毅都不能忍受,邱毅直接批评他“脸皮厚得少见”。很多人总结赵少康的行为,认为他主要做了三件坏事:第一件是破坏国民党(蓝营)的团结和发展,让蓝营内部变乱;第二件是间接帮民进党(绿营),给对手的发展提供方便;第三件是说不当的话抹黑大陆的形象,损害大陆的名声。台湾的网友也纷纷表示,批评赵少康不是有组织的“组团黑”,而是因为赵少康自己做得太坏,突破了道德和大家能接受的底线,所以大家才因为不满,自己主动批评他。

→这事有意思在哪?

▶媒体人操盘?

赵少康手里有媒体资源,这些媒体资源就像能传声的话筒,让他有能力影响大家的看法。作为媒体人,赵少康本来应该承担起媒体人的责任,说话时要认真、负责,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有人指出他多次用自己主持的节目和社交平台这些渠道,传播会误导人的信息,这些信息就像“有毒”的话,通过带节奏、编谣言的方式,打乱国民党(也就是自己所在的阵营)内部的秩序,破坏团结。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个醒,那些有话语权、说话有影响力的人,更应该严格管好自己的言行,控制好自己说的话,别因为说不当的话误导大家,让社会舆论走偏。

▶事实胜于雄辩!

赵少康以前到处说“蓝营要散伙”,想通过这话制造恐慌,影响大家对国民党和郑丽文的看法。但实际情况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郑丽文没只停留在嘴上说,而是积极做实际的事,推进“两岸交流”相关的工作,这种踏实做事的行为不仅没让蓝营散伙,反而凝聚了人气,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这种明显的对比说明,只靠喊口号、说吓人的话,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没任何意义。只有脚踏实地,做切实可行的正经事,给大家谋实际的好处,老百姓才会用实际行动表示支持,也就是常说的“用脚投票”。

▶嘴硬没用,人心是杆秤!

一个人犯了错,正确的做法是认错并改正,一直硬撑、不认错,不如好好反省自己,找出问题并改过来。苑举正教授对赵少康的批评、邱毅对赵少康的反驳,还有网友们对赵少康的主动吐槽,这些情况都能证明,老百姓的眼睛是亮的,能清楚分辨对错,不会被假消息误导。如果赵少康还保持现在的态度,不听别人的劝告,一直“油盐不进”(也就是死不悔改),不做任何改变,那大家对他的耐心和信任会慢慢消失,最后全没了。这件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搞政治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算计,不顾整体的大局和大家的利益,不然最后只会让自己的计划失败,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次围绕赵少康发生的风波,不只是国民党(蓝营)内部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还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两岸之间开展交流活动、让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符合两岸民众的共同想法,是大家都希望的。在这个过程中,谁在故意搞乱、阻碍两岸交流,谁在脚踏实地、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实事,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能对这些行为做出清楚、准确的判断。至于这件事之后会怎么发展变化,我们只要保持关注,擦亮眼睛,一直看着事情的发展就行。

来源:今日别让我刷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