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普通,流感就不普通,关键2025年的毒株还不一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20:35 1

摘要: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部,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们一起来跟大家讲一讲,今年该如何做好应对流感的准备!

感冒年年都是普通的遭起,流感年年都是不普通的遭起,听说今年的流感病毒更不普通?

是的,跟往年子比,今年的流感有点不一样——

一是会来得更早一点,二是主要的流行毒株跟去年也不同,所以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就可能中招了。

“屋头/办公室有人已经遭了,我要不要先吃点药预防一下?”

“娃儿中招了喜提一周居家,未必硬是要等那么久才能返校啊?”

“既然毒株都不一样,那专家还喊大家打流感疫苗不是莫得用了哦?”

……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部,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们一起来跟大家讲一讲,今年该如何做好应对流感的准备!

厚衣服都还没拿出来,最近的温度就陡然下降了,与此同时,来得陡的还有流感病毒,大家身边这两周中招的朋友是不是也陆续多了起来?

是的,你们的感觉没有错——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42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2025年10月13日-10月19日,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跟上一周相比增加了2.2%,是同期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毒(如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增加最多的。

再看看国外,日本厚生劳动省于10月3日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季,比起2024年提早了5周。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已出现了流感的发病高峰,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的流感病例也开始明显增加。

为啥子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跟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和特点有关系——

1

与气温的下降幅度成正比。流感病毒对气温的敏感性特别高,近期全国气温的急剧下降,病毒的稳定性会增强。

2

与地区间人际交流密度成正相关。从流感流行指数高的国家或者地区来的人,会携带病毒进行人际传播。

3

与飞鸟禽类的迁徙相关。部分流感病毒除了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会可能从飞鸟传播给人。每年飞鸟的南北半球迁徙都会携带流感病毒,在特定的场景下,有可能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

综合目前的监测数据和环境温度变化来看,今年大概率流感会比去年来得早,所以朋友们啊,是该重视得了。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10月13日—10月19日)来看,流感在南方省份活动明显增强,且今年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以甲型H3N2为主(去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是甲型H1N1)。

这一变化带来的关键问题是:大众对今年流行的甲型H3N2毒株的免疫力普遍较低,可能导致大家更容易感染

“也,那么快就变异了新毒株嗦?”

答:电影看多了嗦,H3N2流感病毒自1968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已存在超过57年。

流感病毒本就是不断变化的,就以甲流为例,不管是去年主打的H1N1毒株,还是今年的主角H3N2,都只是甲流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而已,其他成员还包括H5N1,H6、H7等。

再说了,大家不要搞忘流感还有一个“主角”叫乙流,在整个流感流行季中,甲流和乙流是有可能同时或者交替流行的,目前是H3N2占绝大多数,未来不排除H1N1或者乙流占据主导地位。去年被甲流乙流混合双打过的朋友们,一定对那种感觉没齿难忘。

H3N2和H1N1毒株

引起的症状差别不大

H3N2和H1N1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都属于典型的流感症状,存在细微的与个体有关的倾向性差异。

共同的核心症状主要是这些:高烧(39°C以上很常见)、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咳嗽、喉咙痛、部分患者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但在儿童中更常见)。

目前治疗流感有多种药物,就拿大家熟悉的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来说,的确是感染流感后最常使用的药物。

对于普通人,医生是不建议直接用药物预防的。

如果考虑预防(针对如密切接触感染者或高危人群),以奥司他韦为例,建议在暴露于病毒后的 48 小时内服用,且每天服用一次,需连续7天,如果7天内还是出现流感样症状,那中途需要改成流感治疗的方案,也就是每天吃两次。多数朋友都没搞清楚自己到底中招没有,就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整两颗药,要知道这些药物都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比如可能带来恶心、呕吐的症状,而且停药后仍然可能被传染。

只有对于明确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不到2周、同时又近距离接触了已患流感人群的朋友,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用药预防。

对了,还有一句重要提醒,甲流、乙流千万不要吃抗生素预防 (头孢、阿莫西林等),因为真的没用,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药物,对病毒无效。

普通人咋办啊?普通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打!疫!苗!

“今年这个行情,可能确实要去ju一针才稳当,但是三价、四价疫苗该咋个选?灭活、减毒活疫苗又有啥子区别呢?”

答:目前,我国可供选择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两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其中灭活疫苗是需要ju针的那种,减毒活疫苗主要就是鼻喷的那种,给药途径是通过鼻子吸入,主要用于3-17岁的孩子。

而大家经常听到的三价流感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主要集中在灭活疫苗这一大类中。疫苗的“价”是指它能预防的病毒型别数量,四价比三价多覆盖一种乙型流感毒株。从效果上来说,三价和四价区别不大,建议接种点有哪种就打哪种,不要为了等某种疫苗而延误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是早接种早保护的。

“医生,我去年、前年都打了疫苗,但去年、前年都遭了流感,今年靠实不想去打了……”

答:的确,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通常在40%-70%左右,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即使疫苗与流行毒株匹配,仍有一定概率感染。但是已经有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接种后即使仍然感染了流感,症状也通常较轻,病程更短,重症风险也是显著降低的。

再说,你不可能那么背时,今年打了疫苗还是要中招三……

虽然科普了很多年关于流感的话题,但仍然有少部分朋友抱着“就是个小小感冒莫得啥子”的态度来应对,甚至不舒服了也不吃药、严重了也不去医院,这种态度是完全要不得嘞哈,尤其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时,请立即去医院:

1

流感流行期间,儿童发热超过三天;

2

出现体温40℃以上高热且持续不退;

3

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严重呕吐腹泻、持续胸痛等任一症状;

4

自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

同时,在流感盛行期,这4类高危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旦有流感样症状,最好到医院确诊及治疗:

1

小于5岁的儿童;

2

大于65岁的老年人;

3

孕产妇;

4

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心脏疾病、慢性肺病等人群。

“娃儿确诊了流感,我看他第三天就活蹦乱跳也没发烧了,到底好久返校才合适?”

答:就流感病毒的特点来看,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甲流病毒排出的高峰在发病的24-48小时,然后迅速下降;发病5-10日后,呼吸道就检测不到或者仅能检测到极少病毒。美国疾控中心建议,症状整体在好转,在没有用退烧药的情况下不再发烧且至少24小时,就可以恢复正常活动。

所以,一般来说甲流退烧48小时后,孩子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都恢复如常就可以返回学校。但考虑到学校是人员密集的空间,建议还是需要全程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为了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

秋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最近除了流感病毒之外,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所以当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情况时,还有可能是这些病毒在“发力”哦!

1.鼻病毒:

这是引起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毒,约有30%-50%的成年人及儿童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通常发热较轻或无发热,全身症状不明显。

2.呼吸道合胞病毒:

传染性极强,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消失。也有少数可能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极少数可发展为呼吸衰竭,需要加强重视。

3. 肠道病毒:

这不是啥子新出现的病毒,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为6个月-5岁的娃娃。主要表现是早期发烧,后期有皮肤和黏膜的改变,包括皮肤出现红点,有的还伴有疱疹。

4. 腺病毒

一年四季都存在,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在冬季和早春达到感染高峰。常在起病之初就会出现反复高热(38.5度以上),同时还有咳嗽、咽痛、流涕、眼红(结膜炎)、精神萎靡或烦躁、拉肚子等症状。

至于如何区别流感和这些疾病,建议这样来看——

流感主要为突发高热(39-40℃),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明显,而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所以,如果是一来就高热,首先要考虑流感或者腺病毒;如果只有咳嗽、流鼻涕,就要先考虑是不是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如果是娃儿突然发烧身上还出现了红籽籽,那要怀疑是手足口……

不过,最终要确定是哪种病毒引起的,还是需要去医院做呼吸道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

感谢大家对华西的信任,但凡我们科普跟任何疫苗相关的文章,总有人希望能在华西医院打疫苗。在这里我们要一万零一次的回复大家,华西医院不打疫苗,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疫苗。比心,爱你们哟!

甲流、乙流、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

我相信这世界上,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病毒,

在碰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

本文作者

参考文献

1. WHO Guidelines Approved by the Guidelines Review Committe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influenz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2024.

2. Grohskopf LA, Ferdinands JM, Blanton LH, Broder KR, Loehr J.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asonal Influenza with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 United States, 2024-25 Influenza Season. MMWR Recomm Rep 2024, 73(5): 1-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1): 1-7.

4. 老年人及其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意见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人及其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5, 44(08): 989-999.

5.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徐军,朱华栋,吕传柱,赵晓东,陆一鸣,于学忠,吕菁君,赵光举,赵宏宇,丁邦晗,徐胜勇,冒山林.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 中国急救医学 2022, 42(12): 1013-1026.

6.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4, 39(12): 896-900.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