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中医医院内科特聘专家刘仁毅主任:虚实之辨 古方活用 巧治冠心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14:09 2

摘要: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已突破1100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这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如同潜伏在血管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

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已突破1100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这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如同潜伏在血管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更让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早期仅有胸闷、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往往在体检或突发心绞痛时才惊觉病情危重。

针对这一现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主任中医师刘仁毅通过五十载临床实践,将中医辨证智慧与古方精髓融入冠心病诊治中,为患者开辟了一条“辨虚实、重脾胃、调情志”的特色诊疗之路。

从巫山诊所到人民大会堂:一位山村少年的中医之路

刘仁毅出生在重庆巫山的一个普通山村农家,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山村里的人生病,只能去很远的镇上看大夫,并选择便宜效果又好的中草药。刘仁毅对中医的最初印象,就源自于镇上的两位老中医。

“小时候生病了,父母就带我去镇上找老中医爷爷摸脉问诊,开一些形状各异的中草药,喝起来很苦但病却好得快。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很多人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两位老先生非但分文不取,还免费送药给病人。”刘仁毅回忆说。

两位老中医乐善好施的善举,让年幼的刘仁毅真切感受到中医文化中蕴含的人情温暖与仁义精神,如同春雨润物般在他心中播撒下传承的火种。

初中毕业后,救生去神农架打工,在与中草药朝夕相伴的过程中,学得了一手认药辨药的功夫。

1977年,恢复高考的喜讯如春风般吹进大巴山。刘仁毅凭借自学考入中医学校,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特别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对其中的古典经方深入研究。毕业后,刘仁毅婉拒城市医院的邀约,选择回到巫山开设诊所。在看诊时,他总是想起小时候看病的事。

“农村人经济条件有限,给他们看病,必须实惠且有效,能省就省,不能让他们多花冤枉钱。”这份质朴的初心,一直陪伴着刘仁毅。

随着医术的不断精进,刘仁毅的名气越来越大,从一位普通中医,成长为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很多外地的患者也慕名而来。2012年,刘仁毅荣获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并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位从巫山走出的中医,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谛。当被问及获奖感受时,刘仁毅朴实地说:“这个奖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所有扎根基层的中医人的。”

刘仁毅(一排左5)获中国医师奖(资料图)


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数十年间,刘仁毅接诊了数以万计的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类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患者。其中,冠心病是其尤为擅长诊治的疾病之一。

四诊合参辨虚实,古方今用疗胸痹

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归属于“胸痹”范畴。刘仁毅介绍,冠心病即现代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气滞血瘀、痰浊内阻等。气滞血瘀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脏供血减少;而痰浊内阻则指体内湿邪转化为痰液,阻碍血液循环。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表现。

在对冠心病进行诊治时,刘仁毅运用传统中医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明虚实及病情程度,再根据具体实际施以对症古方加减治疗,同时同步进行情志调理,最终达到身心兼治的目的。

辨证分型:冠心病虚实之辨

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刘仁毅首重“虚实之辨”。

刘仁毅介绍,冠心病有虚实之分,临床以实证居多。实证一般有轻度、中度、重度三类,其中,轻度患者常见胸闷、胸痛症状,中度患者表现为胸痛不能卧,重度患者具有胸痛剧烈、四肢不温情况。虚证患者多见胸闷隐痛、喜温喜按。

古今融合:经方活用显奇效

在辨明冠心病患者虚实之证后,刘仁毅根据患者具体分类及病情程度,选用对症古方进行治疗。

其中,对于实证患者,根据轻、中、重度的不同,以“三阶递进法”进行施治:轻度实证患者,运用瓜蒌薤白白酒汤,方中全瓜蒌化痰散结,薤白通阳散结,白酒行药势,三味共奏开胸散结之功。对于中度实证患者,采用瓜蒌半夏汤,半夏加强化痰之力,配枳实破气行滞,适用于胸痛彻背、不得卧眠的痰浊壅盛证。对于重度实证患者,采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温通心阳,枳实、厚朴行气除满,专攻寒凝心脉之胸痛剧烈,伴四肢不温、脉沉迟。

对于虚证患者,刘仁毅常以人参汤(加减),温中健脾,党参、白术、干姜、甘草四药配伍,助脾胃运化以养心阳。

另外,刘仁毅常将胡希恕教授提出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上,具体取柴胡、黄芩清肝胆湿热,桂枝、茯苓温阳利水,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形成清热活血的新治法。

情志调摄:疏肝解郁贯全程

冠心病患者一般都伴有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这在中医属肝气郁结范畴,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疏肝解郁。刘仁毅介绍,实证冠心病患者可用四逆散疏肝理气;虚证冠心病患者可选逍遥散健脾养血。如有严重失眠、心悸等情况,可用百合知母汤来安神定志。

日常防护:身心协同管理

刘仁毅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需注重身心调养与生活起居的协同管理。

在生活作息上随四季调整,春夏可“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冬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饮食上宜清淡温养,少食肥甘厚腻之物以防痰浊内生,生冷寒凉之品易伤脾阳,亦需节制;在运动上需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等舒缓活动以护心气;在情绪上需保持情绪平和,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避免大喜大悲引发气血波动。

另外,对于血脂异常或体型肥胖者,可每日适量饮用陈年普洱茶,其消食化积之效有助于降脂;或取山楂煎水代茶或佐餐,其酸甘化浊之性可辅助改善代谢。需注意,茶饮需与药物间隔2小时,脾胃虚寒者山楂宜炒制后使用。

医者仁心:在传承中创新的中医情怀

从巫山深山到人民大会堂,刘仁毅用一生践行“中医为民”的誓言。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他,仍坚持在临床一线发光发热,他常说:“中医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活着的医学。只要我们守正创新,它就能为更多百姓守护健康。”这份医者仁心,正如他儿时记忆里老中医诊所飘散的药香与善意,历经岁月沧桑,仍生生不息。

来源:今日讯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