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生物爱好者,我除了是个资深植物杀手之外,其实也是养宠人群之一。过去只养鱼,如今更进一步,开始侍弄海星;蜗牛则是朋友孩子玩烦了,干脆连同各种物料都打包送我了。嗯,养海星和养蜗牛,都是我。
作为生物爱好者,我除了是个资深植物杀手之外,其实也是养宠人群之一。过去只养鱼,如今更进一步,开始侍弄海星;蜗牛则是朋友孩子玩烦了,干脆连同各种物料都打包送我了。嗯,养海星和养蜗牛,都是我。
说起来蜗牛真不好伺候,太脏!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能吃能拉且随吃随拉......不过埋汰归埋汰,这些蜗牛着实不便宜,查完价格之后好悬没吓我一跟头。趁着还没死完,验明正身,拍照以供来日之思。
1. 散大蜗牛/Helix aspersa
图1 散大蜗牛
原产欧洲中、西部,俗称Garden snail或Roman snail。该种即享誉全球的法式焗蜗牛(French Baked Snails)食材之一,国内亦有大量养殖。
图2 “恋矢”
在某个孤枕难眠的深夜,百无聊赖的本人发现两只散大正在一起缠绵悱恻,缱绻无限;稍后再探,差不多已经“Game over”,一只散大的躯体上赫然插着蜗牛的特有器官“恋矢”(让我想起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然而乐极往往生悲,几天之后竟薨了一只,未知何故。“同来何事不同归,头白鸳鸯失伴飞”,痛哉。
2. 褐云滑胚玛瑙螺/Lissachatina fulica
图3 白玉蜗牛
原产东非,民间呼为“非洲大蜗牛”。我养的是白玉蜗牛,白化的褐云玛瑙螺,一度风靡全国的养殖品种,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个远房亲戚养过,十几年前的青岛市区沿海小饭店门前也常摆着这玩意儿忽悠外地游客。常用作法式焗蜗牛的低端替代品,据说吃着差球不多。
3. 无斑滑胚玛瑙螺/Lissachatina immaculata
图4 无斑玛瑙螺
褐云玛瑙螺是赫赫有名的入侵者,过去在雨后的广州几乎满地皆是,如今地位被非洲老乡无斑玛瑙螺抢占,堪称第二代“非洲大蜗牛”。无斑比褐云更大,竞争优势更强,逼的褐云节节败退,不复往昔之盛。因其螺壳色泽棕红,有类南红玛瑙,美其名曰“南红蜗牛”。
4. 佳丽泥玛瑙螺/Limicolaria agathina
图5 佳丽泥玛瑙螺
个头比褐云、无斑等玛瑙螺大佬要小得多,乳白色的螺壳上点缀棕红色条纹,温润可喜,称“佳丽”亦不为过。本来也是两只,一不小心逃逸一只,知道它在屋里,就是遍寻不着,直到有一天不幸被我踩碎,其实我已经隐约看到是它,可惜来不及收脚了、叹息。
5. 火烈鸟泥玛瑙螺/Limicolaria aurora
图6 火烈鸟蜗牛
体型与佳丽差相仿佛,螺壳的色泽和斑纹很像无斑玛瑙螺。起初我误以为其拉丁名为Limicolaria flammea,其实那是火焰泥玛瑙螺,虽然都有个“火”字,但不是一回事儿。很多网络资料将本种学名写成Limicolaria aethiops,但这个学名已经无效了。
6. 古巴坚螺/Caracolus sagemon
图7 古巴坚螺
图8 古巴坚螺
品相上佳的古巴坚螺非常漂亮,色带清晰明艳,而我这两只却都是“年老色衰”的状态,颓废中带着点儿沧桑,唏嘘中还带着点儿感伤。生命力相当顽强,有一只被遗忘在空容器内长达十几天,不吃不喝,仍然活着。
我这里的几种蜗牛都是素食主义者,喂点蔬菜水果之类,再补点儿钙,基本齐活了。根据我的粗略观察,蜗牛最喜欢黄瓜和生菜,野生的马齿苋也能凑合吃点儿。
图9
看着没?我给蜗牛们精心准备的餐食,上面撒了椰蓉......当然不是!那是专用蜗牛饲料,吃完就没了。切个黄瓜我还是舍得的,花钱买饲料不可能。
图10
蜗牛啃过的黄瓜片。证明了一件事:蜗牛虽是无知蠢物,但它也知道黄瓜皮报吃!
图11 海螵蛸 图11 海螵蛸
一块海螵蛸,乌贼的内骨骼,被蜗牛啃的凹凸不平,补钙。蜗牛盒里常传来轻微“咯咯咯”声,正是蜗牛在啃什么东西,未必是海螵蛸,我没放进去之前也有这动静。没想到吧,看似柔软的蜗牛倒有一副好牙口。
图12
有一个跟随我时间最长的大花盆,里面有几种鸭跖草科紫露草属植物,紫背万年青/Tradescantia spathacea、毛花紫露草/T. cerinthoides和紫竹梅/T. pallida,还有金丘松叶佛甲草/Sedum mexicanum 'Gold Mound'。
图13 烟管螺
图14
图15
前几天心血来潮,在花盆里扒拉了几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烟管螺!种类不敢妄断,也许是尖真管螺/Euphaedusa aculus。图13是成体,图14是幼体,图15中的小透明则是更幼的幼体。
图16
烟管螺的壳左旋,幼体和成体形态略不同。如何判断左右旋?当螺壳的尖冲上时,壳口在左侧即是左旋,反之右旋,多数蜗牛种类都是右旋。图15的“小透明”,我曾误以为是多齿砂螺/Gastrocopta armigerella,后来发现也是左旋,多齿砂螺是右旋。
对于花草来说,蜗牛有害,但我允许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加干涉。怪不得每次靠近这盆花时,脚下会有细微的碎裂声,原来是掉落在地上的烟管螺被我踩了......
图17 条华蜗牛
图18 灰尖巴蜗牛
图19 灰尖巴蜗牛
对于我个人而言,至少还见过4、5种。北方最常见的2种,条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和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灰尖巴个体大小、颜色变异较大,条华则相对稳定。
图20 细钻螺
小时候在花盆里见过细钻螺/Opeas gracile,色泽金黄,娇小玲珑,煞是可爱,之后只遇到过一个空壳。有人微博吐槽花盆里的细钻螺杀不尽,烦死了,把我羡慕坏了......
图21 玛瑙螺
图22 土蜗
五年级到同学家里做客,从他家花盆中捉回去黑色的小蜗牛,在我家一直繁衍到我的大学时代。印象中既像琥珀螺/Suecinea sp.,又更像水生的土蜗/Galba sp.,历史悬案呐,实在是搞不清楚了。
图23 多毛环肋螺
高中时班级赴灵岩寺旅游,在山里找到一种外壳边缘长毛刺的蜗牛,与多毛环肋螺/Plectotropis trichotropis相似,到底是个什么,恐怕也只能是永久的谜团了......
图24 双线嗜粘液蛞蝓
最后出场的不是一般的蜗牛,而是蛞蝓,崂山上的双线嗜粘液蛞蝓/Phiolomycus bilineatus,山东部分地区的种群就像胡萝卜一样红彤彤的。我觉得比有些人养做宠物的白化革叶蛞蝓(高突足襞蛞蝓/Laevicaulis alte)强多了。
来源:五次方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