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评|郑智化致歉:情绪可理解,事实不能跑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9:45 1

摘要:10月25日,郑智化发文控诉登机时因升降车与舱门存在高度差,轮椅无法进入,自己“连滚带爬”登机,还指责工作人员“冷漠对待”。当晚深圳机场致歉,承认服务不足并公布三项改进措施。26日凌晨,郑智化回应称问题出在个别升降车司机,当天郑智化又发长文控诉多个机场无障碍服

郑智化怒斥深圳机场事件,三天内不断发酵,引发持续热议。

10月25日,郑智化发文控诉登机时因升降车与舱门存在高度差,轮椅无法进入,自己“连滚带爬”登机,还指责工作人员“冷漠对待”。当晚深圳机场致歉,承认服务不足并公布三项改进措施。26日凌晨,郑智化回应称问题出在个别升降车司机,当天郑智化又发长文控诉多个机场无障碍服务所谓的“问题”,言辞激烈。27日,一则事发时登机视频显示,当时有工作人员协助了郑智化,对此郑智化随即就“连滚带爬”的情绪化表述致歉,称是“一时气愤”。

从愤怒控诉到主动致歉,郑智化三天四次发声,舆论风向也随之骤变。必须承认的是,作为残障人士,郑智化在出行中遭遇不便,当时的沮丧与愤怒是真实且值得被体谅的。但作为公众人物,发声本应更审慎。维权虽合理,但放任情绪、偏离事实的表述,难免有带节奏之嫌,这不是公众人物该有的作为。

事件公布之初,网友纷纷批评深圳机场;视频曝光后,不少人转而指责郑智化夸大事实、误导公众。这种“非黑即白”的评判,也让网友被情绪裹挟,难以在复杂情境中保持独立思考。

网络时代传播瞬时化,现实事件往往复杂多元,不能用“对或错”的简单逻辑评判。名人既要勇于为合理诉求发声,更需坚守事实底线;而网友也该多一分理性客观,少一分站队。

情绪可以理解,但事实不能跑偏,同时,改善无障碍服务的议题也应该被持续关注。真正有价值的网络对话,从来不是“骂”出来的,而是靠理性沟通凝聚共识、倒逼问题改变;它不该是一场始于义愤、终于反转,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的舆论狂欢。

现代快报/现代+ 评论员 灵灵幺

来源:现代快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