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不少地方还处于“拍照打卡即终点”的浅层模式时,酉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跳出“就花论花”的思维,用生态筑基、文化铸魂、产业串链、流量破壁的组合拳,把“赏花”升级为“沉浸式生活体验”,把“种花”延伸为“全链条
酉阳四季有花:桃花、荞花、菊花、粉黛、油菜花、马鞭草……这些花并非酉阳独有,为何酉阳没有陷入“千花一面”的同质化困局?
当不少地方还处于“拍照打卡即终点”的浅层模式时,酉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跳出“就花论花”的思维,用生态筑基、文化铸魂、产业串链、流量破壁的组合拳,把“赏花”升级为“沉浸式生活体验”,把“种花”延伸为“全链条价值创造”,最终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生态筑基:造“不可复制”的赏花场景
鲜花处处有,酉阳的花有何不同?普通花海拼“规模”,酉阳花海赢在“独特性”。它不满足于单一花卉的视觉堆砌,而是让每一朵花都与独特地理资源深度融合,形成“人无我有”的场景壁垒。
叠石花谷的“石上花开”成为其标志性特征。当普通的粉黛乱子草生长在平原沃土时,酉阳却让其从寒武纪的叠层石上蓬勃绽放,用“柔美花草+亿年奇石”的反差感,打造自带传播力的视觉奇观;
菖蒲盖的马鞭草则利用独特的高山地貌,通过规模化种植成功“移植”了草原花海的壮阔意境。游客无需远赴北方草原,在酉阳就能置身于广袤的“紫色高原”,满足了人们对“诗与远方”的便捷抵达。
而桃花源的独特优势在于其“近城性”与“文化性”。它紧邻县城,成为都市人触手可及的“心灵休憩地”。这里的桃花,不仅仅是花,更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文化意象载体,满足了现代人对理想生态家园的精神向往。
铜鼓镇的万寿菊、可大乡的油桐花、丁市的油菜花、后坪的荞麦花等则与乡村田野、山林地貌深度融合,既是风景,更是村民家门口的“生态资产”。
这种“花+独特地理”的深度绑定,让酉阳花产业从源头就避开“千花一面”的局面。
文化铸魂:让短暂花期沉淀持久记忆
花无百日红,如何让短暂的美丽持久“保鲜”?单纯的“看花”是浅层消费,只有注入文化灵魂,才能让赏花从“看风景”变为“品故事”,提升消费黏性与品牌溢价。
以文化为魂的每一处花景,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生命IP。
在桃花源景区,通过深挖《桃花源记》意境,推出《桃园邂逅》《秦晋学堂》等互动演艺节目,将《梯玛神歌》《哭嫁》《上刀山》等非遗融入景区进行常态化演出,以及在节庆开展游园灯会、NPC巡游等。这些文化体验让酉阳的花经济有了灵魂,解决了“为什么非要来酉阳看花”的核心问题——因为在这里,看的不仅是花,更是一方水土的故事与风情。
丁市的油菜花节、后坪的荞麦花节等,都不是简单的“花卉展览”,而是深度融合了当地民俗、美食、歌舞的综合性文化节庆。可大乡通过原生态的土家摆手舞与油桐花海同框演绎,展示文化之美。兴隆村打造“春赏桃、夏沐泉、秋观菊、冬品刨汤宴”的四季文旅,让传统文化成为花海的“精神内核”。
文化的赋能,让酉阳的花经济打破了“花期短、业态单一”的局限,实现了“花期有限,但体验无限”的突破。
产业串链:从“一朵花”到“一条产业链”
如何破解“花期过后无游客”的困局?关键在“以花为媒,串起全产业链”。酉阳推动“赏花+”深度融合,使其与农业、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的经济闭环。
兴隆村以“2+2+2+4+6+N”模式,将万寿菊与乡村旅游、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绑定,2024年营业额超100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后坪乡围绕荞麦花,开发荞麦面、荞麦酒、荞麦枕等深加工产品,实现“赏花—收粮—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增值;丁市油菜花田既是旅游景点,也是油料作物基地,“赏花+农业”双收益,让土地价值最大化;叠石花谷则将地质奇观与花卉结合,成为自然教育的绝佳课堂,拓展了“赏花+研学”业态。
产业融合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年清明假期,酉阳以桃花盛开为媒,全县共接待游客69。9532万人次,实现接待游客花费39844。3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0。3%和28。41%;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酉阳累计接待游客229。5万人次,实现接待游客总花费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24。2%。其中,叠石花谷的游客量同比增长53%。
这背后,正是“一朵花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强大动能。
流量破壁:让深山美景走进大众视野
酒香也怕巷子深,酉阳的“破圈”,离不开“主动出击”的流量思维。不同于传统的广告宣传,酉阳让基层干部化身“乡村代言人”,用接地气的创意打通传播链路。
可大乡党委书记策马桐花林、党政班子拍创意短视频,“可大桐花”话题全网浏览量破8000万;丁市镇干部化身“梯田推荐官”,喊出“我们在千氹田等你”,拉近与游客的距离;叠石花谷用“硬核战机+粉色花海+NPC巡游”吸引年轻客群,18-35岁游客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
线上上亿次的曝光量,直接转化为线下近10万人次的游客潮,农家乐满座、农产品脱销,流量真正变成了“富民增量”。
从“千花一面”到“酉阳独秀”,其本质不是“花比别人美”,而是“发展思路比别人新”,将“一朵花”变成了撬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钥匙”。
酉阳的花经济,不仅是自然生态之景,更成为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挖地域特色、做好“融合”文章,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老百姓富起来。
作者/青锋融语
编辑/唐宇丨值班/任桂容丨总编辑/陈杰
往 | 期 | 推 | 荐
来源:酉阳发布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