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汶口文化节暨第二届大汶口文化周圆满闭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10:56 2

摘要:5月16日上午,首届大汶口文化节暨第二届大汶口文化周闭幕式在泰山科技学院圆满收官,首创文化节与中国品牌日相结合,“文化周+品牌日”模式。自5月10日启幕以来,为期六天精彩纷呈的主题日活动为大汶口文化基因的当代活化书写了鲜活注脚,更以青年视角为纽带,为大汶口文化

5月16日上午,首届大汶口文化节暨第二届大汶口文化周闭幕式在泰山科技学院圆满收官,首创文化节与中国品牌日相结合,“文化周+品牌日”模式。自5月10日启幕以来,为期六天精彩纷呈的主题日活动为大汶口文化基因的当代活化书写了鲜活注脚,更以青年视角为纽带,为大汶口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泰山国际品牌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办公室主任董传元致闭幕词。董传元表示:活动围绕“溯源大汶口,传承文化根”主题,积极落实相关部署。活动期间亮点不断,开幕式上“陶器纹饰点亮”等环节寓意深远,大汶口文化学院、大汶口文化研究院揭牌、大汶口文化学开题,实现了从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粤港澳大湾区传播中心、东平研究中心、平阴研究中心授牌,大汶口文化鲁豫苏皖联盟揭牌启动,实现了区域合作和文化传播的历史性突破;大汶口文化青英工程启动、青年志愿者团队组建的创举,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主题活动日里,遗址公园参观、太极文化溯源讲座、非遗体验、《泰安市大汶口遗址保护条例》宣讲等活动精彩呈现,这离不开活动各方的辛勤付出,文化节、文化周虽临近尾声,但文化传承正当时,希望各方持续关注支持,让大汶口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

泰山科技学院党委委员、校长助理丁海奎围绕“文化传承与育人使命”进行了总结讲话。他表示:传承与弘扬大汶口文化,既是泰山科技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赋能师生成长的重要使命。此次文化节期间,学校深度融入各项活动,交出了一封亮眼的“文化答卷”,未来,学校也热切期待与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各单位深化战略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深耕文化“两创”,共同探索校地协同、文化育人的多远路径,切实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为弘扬大汶口文化贡献泰科力量。

原泰安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张庆明以笔墨寄情,通过专题文章表达对活动的诚挚祝福与深切期许,为这场文化盛会注入政界贤达的关注与支持。他表示:大汶口文化节推动传统文化实现“文物陈列”到“活态传承”、“单一传承”到“多元融合”、“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三大转变,此次闭幕式不是终点,而是大汶口文化传承新征程的起点。

活动期间,各方力量倾力付出、恪尽职守,以专业精神与文化热忱为大汶口文化呈现注入澎湃动能。为表彰先进典范、凝聚传承力量,大会特设荣誉榜单,对在本届文化节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与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白皮书》(泰山国际品牌文化研究院)的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承载华夏文明密码的文化工程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大汶口文化学术部主任、研究馆员温兆金详细阐释了“白皮书”的核心内容。他表示:白皮书以“守护文明之源,激活时代价值”为主题,全面梳理了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与方向,明确了分阶段目标与五大建设策略,从深化文化研究、强化品牌推广,到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保护、推进区域合作,全方位规划品牌建设路径,并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监督等保障措施,确保文化传承行稳致远。

泰安市政协特邀文史专家赵成东面向全场嘉宾郑重宣读《大汶口文化IP共创计划倡议书》。这份承载着文化创新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正式从顶层设计迈向实质性共创阶段。他指出,在新时代浪潮下,大汶口文化急需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大众,期待当代青年以创意为笔、热爱为墨,书写大汶口文化的崭新篇章。

在活动渐入尾声之际,一场以《谈感想,话未来》为主题的深度对话会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王好凤、李宗保、周常安、李衍青、郭敬元、裴敦安6位嘉宾应邀登台,围绕大汶口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命题展开思想交锋。从解码文化基因的学术洞察,到勾勒产业图谱的实践探索;从非遗活化的创新路径,到区域协同的破局之道,六位不同领域代表以跨界视角展开智慧交融,多元思想碰撞为千年文明传承注入崭新动能。

李新、侯梅联袂献上即兴诗歌朗诵《盛宴》,以诗韵致敬古老文明;郭敬元挥毫捐赠“文明之光”书法作品,笔走龙蛇间寓意大汶口文化如星汉永耀传承之路;王绪润献上精心创作的孔子像画作,丹青妙笔为大汶口文化注入深厚人文底蕴。三重艺术表达以诗韵绵长、墨香氤氲、笔意纵横的多元形态,在收官时刻掀起情感共鸣的浪潮。

闭幕式过后,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团队、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相关书院、学院代表在海右书院208会议室就下一步项目共建、文化共创、师生共育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届大汶口文化节暨第二届大汶口文化周闭幕式的圆满落幕,不仅是对文化传承征程的阶段性总结,更是一曲薪火相传的文明新篇启幕礼。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以庄重的仪式感镌刻下当代守护者对先民智慧的深情回望。未来文化节将以“考古发现-学术研究-创意转化-公众教育”全链条体系为支撑,通过建设数字化考古成果库、开发文创IP矩阵、打造研学旅行路线等多元路径,实现从“文物陈列”到“文化再生”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负包旅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