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举止见文明,言行显修养。10月26日,由南通市关工委举办的第20期《直播讲堂》在市关工委校外教育指导中心正式开讲。本期内容聚焦“日常礼仪”,旨在青少年中播撒文明、修养的种子,引导他们“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南通市关工委第20期《直播讲堂》聚焦青少年日常礼仪顺利播出
举止见文明,言行显修养。10月26日,由南通市关工委举办的第20期《直播讲堂》在市关工委校外教育指导中心正式开讲。本期内容聚焦“日常礼仪”,旨在青少年中播撒文明、修养的种子,引导他们“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这一期直播讲堂特邀南通理工学院朱成祥老师担任主讲。朱老师现任南通理工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曾先后任南通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他从教39年,在南通大学文学院从事《语文教材研究》《语文课程教学论》《普通写作》《公文写作》《普通话》《公务商务礼仪》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朱老师深耕人文素养领域,学识渊博,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明实践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讲座为在线的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生动实用的礼仪素养教育。
仪表之端,彰显尊重之始;仪态之雅,折射内涵之丰;言行之善,传递友善之风。朱老师在开场中指出,礼仪是个人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直观体现,青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朱老师从现实生活场景切入,巧妙串联起仪表、仪态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日常礼仪的规范与内涵。他讲到,衣着整洁,是自我尊重的无声宣言;站姿挺拔,是自信从容的体态语言;微笑问候,是温暖人际的和谐序曲。 朱老师不仅讲解了理论规范,更通过具体案例,将问候礼仪、餐桌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生活细节生动呈现,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深刻道理。他强调,学习礼仪并非刻板束缚,而是为了更得体地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更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从而提升自身魅力,营造和谐氛围。
整场直播内容翔实,氛围活跃。朱老师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青少年实际,引发了线上观众的积极互动与热烈反响。同学们在线上互动中纷纷留言表示,此次讲堂如同一场“及时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礼仪在吃饭、行走、坐车、乘电梯等日常生活中,过去因无知而失礼失范,今后将自觉践行所学,文明守礼。截止27日14时,收听收看人数达6700人之多,点赞量超6.74万人。随着讲座视频的回放,收听收看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本次讲堂由南通市关工委副主任黄鹤群主持。他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希望广大青少年从今天起,从此刻起,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礼貌用语常挂嘴边,让文明举止成为习惯。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阳光少年,共同营造崇尚礼仪、践行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南通市关工委持续创新关爱教育形式,直播讲堂已成为服务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平台。本期礼仪主题讲堂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南通市关工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注入了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
文、图/ 黄鹤群、刘霞珠
责任编辑/黄建
来源:神州南通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