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9年5月6日(立夏节),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区委(书记徐子清)在河南商城南部(今属安徽金寨)发动“商南起义”,起义由周维炯(打入民团内部的中共党员)等人策划,以“民团兵变+农民暴动”结合的形式,解除丁家埠、李家集等地民团武装。
1929年5月6日(立夏节),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区委(书记徐子清)在河南商城南部(今属安徽金寨)发动“商南起义”,起义由周维炯(打入民团内部的中共党员)等人策划,以“民团兵变+农民暴动”结合的形式,解除丁家埠、李家集等地民团武装。
在1929年5月9日,起义武装于金寨斑竹园集结,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系鄂豫皖苏区第二支成建制红军(第一支为红31师)。全师初建时100余人,至6月通过吸收农民赤卫队扩至300余人,设97、98、100团。
具体领导成员如下,红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其虚(1929年8月被错杀,已有文章介绍过)、戴抗若(后),副师长漆德伟,参谋长漆海峰,政治部主任漆雨元,经理处长漆叔甫。第97团-团长漆德伟(兼)、肖方(后) ,党代表赵志祥;第98团-团长肖方(也叫肖大春)、廖业祺(后);第100团-团长吴云山、花尔中(后)。
红32师后在1929年5-12月期间,陆续攻占商城县城、金家寨、燕子河等地,建立以商城为中心的豫东南苏区,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人口逾15万,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与红31师(鄂东)、红33师(皖西)形成鄂豫皖苏区三足鼎立之势。1930年4月,红32师改编为红1军第2师(师长漆德伟),参与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该部后发展为红四方面军第4军10师,成为长征与西路军骨干力量。
红32师初建时的领导成员,在土地革命时期全部牺牲于战场或“肃反”运动,他们的革命事迹和贡献,激励着继任者,是豫东南革命火种的播种者,新中国成立后,被冤枉的烈士陆续都获得平反。
附红32师干部牺牲的简述:
1. 周维炯(师长,1908—1931):河南商城人,1924年入党,以民团班长身份策划商南起义。1930年任红1军第3师师长,1931年10月因鄂豫皖苏区“肃反”扩大化被错杀于河南光山周河村,其遗体由群众秘密安葬,时年23岁。1955年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迁至金寨烈士陵园。
2. 戴抗若(党代表,后任,1902—1930):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三期生,1929年接替徐其虚任红32师党代表。1930年调任红1军前敌委员会秘书长,同年12月在湖北黄安七里坪遭国民党军伏击身亡。
3. 漆德伟(副师长兼97团团长,1909—1931):河南商城人,黄埔军校六期生,参与领导商南起义。1930年任红1军2师师长,1931年10月因为抵制“左”倾冒进政策,被错杀于白雀园,时年22岁。1957年被追认为烈士,骨灰安葬于商城金刚台烈士陵园。
4. 漆海峰(参谋长,1905—1932):河南商城人,1927年入党,商南起义军事参谋。1931年任红4军10师参谋长,1932年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西征途中,在湖北枣阳新街战斗中,率部阻击国民党军第10师时中弹牺牲。
5. 漆雨元(政治部主任,1907—1935):河南商城人,1926年入党,主持红32师政治教育。1932年任红25军73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4月随红25军长征时在陕西蓝田葛牌镇病逝。
6. 漆叔甫(经理处长,1898—1931):河南商城人,负责红32师后勤供给,建立伏山乡红军被服厂。1931年因抵制“肃反”扩大化被错误关押,病逝于河南光山监狱。其被关押期间曾撰写《红32师后勤工作回忆》手稿,现存金寨革命博物馆,1986年被追认为烈士。
7. 肖方(97团后任团长、98团团长,1907—1931):1930年任红4军12师副师长,1931年9月因反对张国焘的“南下方针”被诬陷,错杀于白雀园,时年24岁,1952年平反。
8.廖业祺(98团后任团长,1905—1932):1931年任红25军74师团长,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西征,1932年11月率部掩护主力转移时,在湖北郧西坎子山突围中牺牲。
9.吴云山(100团团长,1906—1932):1931年任红4军11师32团团长,1932年在湖北黄安冯寿二村阻击战中牺牲。其指挥的冯寿二村阻击战为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关键战斗,牺牲后追授“模范团长”称号。
10.花尔中(100团后任团长,1908—1933):1933年任红28军82师师长,在安徽霍山磨子潭战斗中牺牲。
11.赵志祥(97团党代表,1904—1929):1929年12月率工作队在商城苏仙石宣传土地政策时,遭民团头子顾敬之部包围,突围失败自尽殉节,时年26岁。
向红32师的牺牲烈士致敬,有记述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在评论区指正。
来源:恰同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