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聊个事儿。 有个哥们,把老板一家子全送去见了阎王。 公司印章、财务大权、人事任免,全攥在手里。 他甚至当着所有部门经理的面,指着公司的吉祥物(一头鹿)说这是新来的战马。 谁敢说个“不”字,第二天连人带工位一起消失。
聊个事儿。 有个哥们,把老板一家子全送去见了阎王。 公司印章、财务大权、人事任免,全攥在手里。 他甚至当着所有部门经理的面,指着公司的吉祥物(一头鹿)说这是新来的战马。 谁敢说个“不”字,第二天连人带工位一起消失。
按理说,他下一步就该坐上董事长的位置,走上人生巅峰了。 可结局呢? 他死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刚办了入职、还在“岗前培训”的新人手里。 这剧本,是不是有点扯?
咱们得把话说回来,赵高这人,是个天才。
别误会,不是夸他品德高尚,是说他搞向上管理,那是一绝。
秦始皇是什么人?千古一帝,猛人中的猛人。
赵高能从一个基层司机干起,一直干到老板身边最贴心的大秘,你以为靠的是溜须拍马?
那是小学生玩法。 赵高的核心竞争力,是“信息茧房”的搭建能力。 他知道,再牛的老板,精力也是有限的,老板的时间和视野,就是他权力的来源。
他让胡亥看到的一切,都是他精心P过的图。“老板,外面那帮刁民又闹事了?屁大点事,几个小混混喝多了吹牛逼呢。 ”
“老板,李斯那老家伙又上折子了?我看过了,都是些陈词滥调,浪费您宝贵时间。 ”
胡亥的眼睛、耳朵,实际上就是赵高。
久而久之,胡亥就成了一个活在定制APP里的用户,所有的信息流,都是赵高这个“算法”推荐给他的。
至于那场著名的“指鹿为马”,你真以为是赵高喝多了,非要跟一头鹿过不去? 那哪是给鹿看的,那是给旁边的人看的。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服从性测试,是一份需要所有人签字画押的“投名状”。
潜台词就是:“各位,从今天起,我说的就是真理,我定的就是规矩,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
他不是在问“这是鹿还是马”,他是在问“你们的膝盖,还硬不硬”。 这一招,直接把朝堂上最后一点骨气给抽干了。
毒死胡亥,拿到玉玺,赵高觉得稳了。
他兴冲冲地跑到“董事会”上,把玉玺往腰上一挂,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就职演说。
他以为接下来会是掌声雷动,山呼万岁。 结果呢?
死一样的寂静。 全场几百号“股东”,个个低着头,研究自己鞋尖上的花纹,连个眼神交流都没有。 那场面,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个三室一厅。
赵高当场就懵了。 他想不通,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我明明已经掌控了全局,你们为什么不按套路出牌? 问题就出在这。 赵高一直以为,权力=控制力。
他能让任何人闭嘴,能让任何人去死,所以他认为自己拥有了最高权力。 这是典型的“打手思维”,不是“老板思维”。
打手能让人怕你,但老板得让人服你,还得让人觉得跟你干有肉吃。
你靠杀人、靠威胁、靠指鹿为马,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哑巴。
可哑巴不代表傻子。 大家不说话,不是因为爱你,是因为怕你。 这种靠恐惧建立起来的权威,比纸还薄。 你顺风顺水的时候,大家陪你演戏,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一旦想动真格的,想把“代理董事长”变成“真董事长”,对不起,没人陪你玩了。
因为谁都知道,你赵高,血统不正、来路不明,无功无德,把你扶上去,大家伙儿能有啥好果子吃? 指不定哪天又来一场“指鼠为鸭”呢。
碰了一鼻子灰后,赵高做了个“退而求其次”的决定。
自己当不了皇帝,那就再立一个傀儡。
他挑来挑去,选中了子婴。 为什么是子婴? 在赵高眼里,这哥们简直是完美人选。
第一,他够“边缘”。 在秦始宗室里,子婴属于那种扔进人堆里都找不着的主儿,没啥政治资本。
第二,他够“老实”。 赵高之前搞大清洗,把有本事的宗室子弟杀了个遍,子婴能活下来,肯定是个“安分守己”的软蛋。
赵高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让这么个废物上来,不还是我说了算? 可他千算万算,算错了一件事:人性的基本盘。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子婴再“软”,他也姓嬴,他知道自己现在就是个一次性道具。
今天被扶上位,是为了堵天下人的嘴。 明天赵高准备好了,自己就得“因病驾崩”,全家整整齐齐。 横竖都是个死,为什么不拼一把?
于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钓鱼执法”开始了。 赵高派人催他去上班(登基)。 子婴:“哎呀,不好意思,身体不舒服,请个病假。” 一来二去,赵高的警惕心彻底没了。
在他看来,这子婴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连龙椅都懒得坐,能有啥威胁? 他甚至决定亲自上门,把这个“新员工”给拎到办公室去。
就在他踏进斋宫大门的那一刻,剧本被瞬间改写了。 门,“咣当”一声关上。 一直跟在子婴身边的老太监韩谈,从袖子里掏出了家伙。 手起刀落,干净利落。
前一秒还权倾天下的赵高,下一秒就成了地上一滩烂泥。 他到死可能都没想明白,自己纵横江湖几十年,怎么就栽在了一个“病秧子”手里。
赵高的死,真是因为子婴演技太好吗?
是,也不是。
归根结底,赵高是被自己亲手打造的“信息茧房”给反噬了。
他这辈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垄断信息,让皇帝变成聋子和瞎子。
他靠这个,玩死了扶苏,玩死了李斯,玩死了胡亥。
他太迷信这一套了。
以至于他自己,也成了这套体系的囚徒。 当他把所有敢说真话、敢提不同意见的人都干掉之后,他的身边,也只剩下了两类人: 一种是复读机,只会说“丞相英明”。 一种是哑巴,心里骂你,嘴上不说。 他听不到任何真实的声音。
他不知道前线的仗已经打成了狗屎。
他不知道老百姓已经把他骂成了筛子。 他更不知道,朝堂上那帮对他点头哈腰的官员,回家就在日记里写“此贼当诛”。 他活在自己编织的“天下太平”的幻觉里,自我感觉极其良好。
他判断子婴是个“软柿子”,这个信息哪来的?
是他自己根据“这小子能活到今天”这个现象,脑补出来的。
他根本没有渠道,也没有意识,去交叉验证一下这个判断。
这就好比一个CEO,把公司所有的监管部门、审计部门全砍了,只留下自己的秘书处。
那他看到的报表,能是真的吗? 赵高用信息差控制了别人一辈子,最终,也死在了信息差上。
他以为子婴在第一层,他在第五层。
殊不知,子婴压根就没进他这个塔。 人家另起炉灶,直接从物理上把他给端了。 这事儿,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所以你看,赵高的故事,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靠玩弄信息爬上去的人,最终也会被信息黑洞所吞噬。他以为自己是棋手,却不知道自己早已是棋盘上最孤立无援的那颗子。
说到底,权力这东西,究竟是来自让他人恐惧的手段,还是来自让他人信服的价值?这笔账,恐怕很多人到现在也算不明白。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司马迁
《史记·李斯列传》 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秦纪》 宋·司马光
来源:吴家多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