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用评级也就是给你的信用状况打分。说白了,你可以理解为花呗的芝麻信用分。如果你信用好,经常按时还花呗,那么你的芝麻信用分会比较高;如果你信用不好,不按时还款或者不还花呗,那么你的信用分就会比较低。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Thomas说港股
01 引子家人们,一觉醒来,美国又变天了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了。
继2011年8月,2023年8月之后,今天美国的信用评级再次被下调,这是美国第三次被下调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被下调会发生什么?且听我一一道来。
02 信用评级是什么首先,我给大家科普一下信用评级是什么?有什么用?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是由专业机构(如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对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力的评价。
信用评级也就是给你的信用状况打分。说白了,你可以理解为花呗的芝麻信用分。如果你信用好,经常按时还花呗,那么你的芝麻信用分会比较高;如果你信用不好,不按时还款或者不还花呗,那么你的信用分就会比较低。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有各自的评分系统。把不同信用的主体划分成ABC(D)类。
其中AAA/Aaa是最高分,如图:
图片来源: Fidelity Hong Kong
前两次标普和惠誉把美国下调为AA+,这次又被穆迪下调到了Aa1,三家机构都把美国的信用分从最高分调到了第二名。
信用评级被下调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美国高企的债务成本。
根据穆迪的报告,在过去十多年里,美国zf债务急剧增加,主要源于财政赤字的不断提高。在此期间,zf开支持续上涨,但财政收入并没有因此提高,zf的减税政策反而还降低了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zf没钱怎么办?只能靠提高赤字,加上不断地提高债务上限发行美债,zf的收支平衡才能够维持下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问题是,天量的美债美国根本还不起。美国只能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来偿还美债的本金。只要美国能够一直借新还旧,同时能够支付得起美债利息,那么美债借新还旧的游戏能一直玩下去,而债务只会越滚越大。
这有一个前提,美债利率要足够低。美债利率比较低的时候,zf的利息支出就比较低,而当美债利率比较高的时候,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就大大增加。也是美国不可承受之重。
截至2025年5月,美国的债务总额高已达36.7万亿美元,其中2025年到期债务约9.2万亿美元,集中在6月(6.5万亿美元)和9月(1.3万亿美元)。单日最高需偿付本息达2166亿美元,超过德国全年GDP的15%。短期债务占比达57%(5.3万亿美元)。
高企的美债利息是美国zf不可承受之重。尤其是六月份将会到期6.5万亿的美元的美债,这更加让懂王火烧眉毛,多次逼迫美联储降息,降低美债的利率,哪怕降25个基点都好,都能够有效降低美国zf的开支。
懂王多次威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甚至还想着把鲍威尔给炒了。但是鲍威尔don't give a shit,因为鲍威尔认为懂王4月份打关税战,给经济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在没有出现明确的数据或者信号之前,鲍威尔只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图片来源:网络
结果就是,美债的利率仍然很高,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4.48%(截至美东5月16日)。出于对美债高额利息的考虑,美国的信用评级因此被下调。
04 市场影响回顾下历史就会发现,每一次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美股都会迎来回调。
2011年8月5日,美国奥巴马政府与共和党火在最后一刻就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后两天,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这是美国首次被下降评级。
随后两个交易日,纳指回调了7.8%。
2023年8月,惠誉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理由包括财政赤字扩大、债务上限僵局及治理能力弱化。
随后14个交易日,纳指回调了7.4%。
05 Michael Burry的传奇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大空头》(The Big shot)。
电影主角Michael Burry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是通过做空次级贷款一战成名,Burry通过深入研究抵押贷款数据,发现大量高风险次级贷款被打包成债券(如CDO),且这些债券的信用评级虚高,实际违约风险被严重低估。
Burry以约10亿美元本金购买了价值120亿美元的CDS合约。若次贷违约,理论上可获120亿美元赔付;即使不违约,每年仅需支付约1.2亿美元保费,且资金存入银行可部分抵消成本。
从2005年建仓到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Burry承受了长达两年的市场质疑和投资者撤资压力。最终,次贷债券大规模违约,CDS价值飙升,其基金在2007年实现489%的回报率,个人获利1亿美元,为投资者赚取7.5亿美元。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次,那个预言2008年股市崩盘的男人,又回来了!
截至一季度,Michael Burry几乎卖光了所有美股,仅保留了雅诗兰黛。而且新建仓了近2亿美元的看跌期权(Put),重点做空英伟达和中概股(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拼多多)。
根据美股投资网,这一轮美股的反弹,其实做多的主力不是机构,而是散户和上市公司的回购。机构早已溜之大吉,留下散户们在股市里裸泳。
这一轮美股的行情,顺序依次是:
1. 出货:机构先出一部分的货,先打爆多头。
2. 轧空:拿到多头的带血筹码之后,再拉高轧空,打爆空头,使得空头被迫交出带血筹码,造成股价上涨。
3. 诱多:股价上涨之后,最后再来一个诱多,吸引散户入场,最后把筹码留给散户接盘。
4. 出货:等散户差不多买入之后,再来一波砸盘,继续出货。
前三个已经按照剧本上演,接下来应该是要面临机构大量出货了。
想一想,如果你是主力,你如果要出货,你肯定是拉高股市吸引散户入场,把货卖给他们,这样才有人接盘。如果一直跌,跌下去之后再出货,散户都吓跑了,自然不会给你当接盘侠,你的筹码就烂在手上了。
但是如果你制造出牛市的假象,散户以为股市要反转了,FOMO情绪蔓延(踏空比亏损还难受),直呼“牛回速归!”,纷纷买入股票。在办公室当牛马的同时想着自己能早日暴富,早日退休,不惜把大部分身家梭哈美股。当大家玩得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就会乐极生悲。
前两天我在文章中提到,美股现在正在筑顶阶段。现在就等一根放量大阴线击穿美股,形成假突破。
图片来源:ThomasJu
不出意外,下周应该会迎来比较猛烈的回调,我已经在上周买入了恐慌指数,等待暴风雨的来临。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这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