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 净觉仁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8 12:40 2

摘要:净觉仁岳,生卒年公元992~1064年,字寂静,号潜夫,俗姓姜,赐号"净觉",世称"净觉仁岳"。雪川人,今浙江湖州,北宋天台宗高僧。他是四明知礼的弟子,后成为"后山外派"或"杂传派"的开创者。

净觉仁岳。

净觉仁岳,生卒年公元992~1064年,字寂静,号潜夫,俗姓姜,赐号"净觉",世称"净觉仁岳"。雪川人,今浙江湖州,北宋天台宗高僧。他是四明知礼的弟子,后成为"后山外派"或"杂传派"的开创者。

仁岳随四明知礼学习天台教义十余年,参与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在知礼与山外派诸师的辩论中,仁岳力助四明撰写批驳文章,维护天台宗正统。但后期因对知礼某些观念存疑,仁岳转而背弃四明,投遵式门下,自成一派,被后世称为"后山外派"或"杂传派"的泰斗。

仁岳曾住持昭庆、石壁、灵芝、慧安、清修、祥符诸寺,大力弘扬天台教法。他著有《楞严集解》、《楞严文句熏闻记》、《弥陀经疏指归》、《金刚般若经疏》、《十谏书》、《杂录名义》等著作,对天台宗的教义阐释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仁岳晚年专修净土法门,燃烧三指以供佛,持戒甚严。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即公元1064年三月二十四日,他告知门人弟子自己将于次日午时往生。次日,仁岳留下偈语,安坐示寂,世寿七十三岁。

仁岳往生三十年后,寺院众人梦见他指示迁塔,开龛时发现其肉身不坏,满是舍利,遂按礼仪重新安葬。

来源:無境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