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款尼康NIKKOR Z 24-70mm f/2.8 S II对频繁拍摄随拍的用户而言,镜头“灵活的操控性”至关重要——当然,成像表现力绝不能妥协,而它的轻量化设计,更是成为了创作时的一大优势。
这款尼康NIKKOR Z 24-70mm f/2.8 S II对频繁拍摄随拍的用户而言,镜头“灵活的操控性”至关重要——当然,成像表现力绝不能妥协,而它的轻量化设计,更是成为了创作时的一大优势。
作为时隔6年推出的前代镜头(NIKKOR Z 24-70mm f/2.8 S)继任者,NIKKOR Z 24-70mm f/2.8 S II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升级,其中“轻量化”无疑是最大亮点:重量从805g大幅降至675g,拿起的瞬间就能明显感受到手感变化,携带时的负担也大幅减轻。镜筒也做了 slim 处理,握持感更舒适,整体操控灵活度极高。
虽然镜头全长从126mm略微增加至142mm,但它首次在该级别镜头中采用“内对焦变焦结构”——变焦至长焦端时镜筒不会伸缩,拍摄近景时无需担心镜头过度靠近被摄体,能更专注于构图。这种设计不仅让变焦镜头“适配多题材拍摄”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视频拍摄也大有裨益:搭配云台使用时,镜头重心始终稳定,不会因变焦导致重心偏移,使用体验显著提升。
实拍参数参考: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70mm,光圈:F2.8,快门:1/250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在操作功能上,镜头延续了前代的“可自定义L-Fn按钮”,能根据拍摄习惯分配功能,实用性与扩展性依旧出色。不过前代的“信息显示屏”已取消,最大的变化集中在“控制环”:新增专用开关,可开启“档位咔嗒声”,调整参数时能通过触觉反馈确认操作,避免误触。
例如固定光圈后,操作感接近手动老镜头;若将控制环分配为“曝光补偿”,还能省去按按钮的步骤,提升操作效率。对我个人而言,“档位咔嗒声”相当于“轻微锁定”,能有效减少误操作,这一点非常实用。此外,控制环采用“滚花设计”,与对焦环、变焦环的纹理区分明显,手指触感清晰,盲操作也不易出错。
镜头滤镜口径为77mm,通过“大口径双面非球面镜片+ED超低色散镜片”的优化组合,在减少镜片数量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与高画质的双重突破”——不仅能抑制眩光与鬼影,还搭配“纳米结晶涂层(Mesoamorphous Coat)+AR镀膜(Arneo Coat)”,进一步减少有害反光,确保复杂光线环境下的画质纯净度。
镜头遮光罩也暗藏巧思:配备“滤镜操作窗口”,拍摄风光等题材时,即便安装旋转式滤镜(如ND滤镜、偏振镜),也无需取下遮光罩即可调整,实用性拉满。不过对日常不常使用滤镜的用户而言,窗口锁扣的松紧度略松,容易意外开合,若能优化会更完美。
接下来结合实拍作品,分享我对这款镜头的使用感受。随拍摄影非常考验“镜头的反应速度”,而其中“自动对焦(AF)速度”是关键——能否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精准与速度缺一不可。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全新搭载“Silky Swift VCM对焦马达”,AF速度较前代提升约5倍,实际使用中能明显感受到“对焦顺滑且迅速”,且运行时几乎无噪音,对视频收音也十分友好。
1. 街头瞬间捕捉
实拍参数参考: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70mm,光圈:F2.8,快门:1/2500秒,ISO:32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街头的精彩往往转瞬即逝——例如拍摄“在彩色道具旁玩耍的孩子”,镜头能快速锁定主体,捕捉到他们从“迷路”到“豁然开朗”的瞬间,AF的速度与精准度在此刻尤为重要。
2. 等待光影瞬间
实拍参数参考1: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24mm,光圈:F5.6,快门:1/2500秒,ISO:20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实拍参数参考2: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43mm,光圈:F22,快门:1/100秒,ISO:80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在这个场景中,或许会出现值得拍摄的瞬间”的期待等待——比如看到“工地白墙上投射出树木的绘画般阴影”,便期待有合适的主体路过。当一对好友并肩走过、凑近交谈时,镜头快速对焦,成功定格了这一意外又温馨的画面。
1. 街景中的焦外与主体平衡
实拍参数参考: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30mm,光圈:F2.8,快门:1/80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焦外表现是选镜头的重要考量——F2.8光圈能带来“柔和且不过度的虚化”,同时保留背景的环境信息。例如拍摄商业街场景时,既能通过虚化突出“热情互动的人物”,又能让背景的街道氛围清晰可辨,兼顾主体与环境的融合。
2. 前景虚化营造纵深感
我认为“前景虚化”是表现画面纵深感的关键(而非仅关注背景虚化)——适度的前景虚化能让画面更具立体层次,而这款镜头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色,能精准控制前景虚化的过渡,让画面更有空间感。
实拍参数参考: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70mm,光圈:F2.8,快门:1/800秒,ISO:160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3. 优美光斑表现
出色的光斑是好镜头的标志之一。这款镜头的光圈叶片从9片增加至11片,结合非球面镜片加工精度的提升,有效减少了“洋葱圈状光斑”,能呈现更圆润均匀的光斑。尤其适合拍摄节日彩灯、夜景灯光等场景,在接下来的季节里想必能大显身手。
1. 高锐度与低畸变
实拍参数参考: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39mm,光圈:F2.8,快门:1/1600秒,ISO:32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与焦外表现相反,这款镜头的锐度表现极为出色,且画面边缘的畸变控制优秀,能呈现“锐利清晰的质感”。例如拍摄瓦片、石墙等题材时,能精准还原材质的纹理与结构细节,画面通透且无明显变形。
2. 轻量化助力灵活构图
实拍参数参考:
- 器材:尼康Z 8 +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焦段:24mm,光圈:F2.8,快门:1/25秒,ISO:12800,白平衡:自动,格式:RAW
轻量化设计让“大胆构图”变得更轻松——例如单手将镜头降至极低角度拍摄,通过低角度增强画面纵深感,大幅提升了构图的自由度,能尝试更多以往因镜头过重而难以实现的拍摄角度。
尼康NIKKOR Z 24-70mm f/2.8 S II覆盖了“摄影创作的基础焦段”(24-70mm),能应对几乎所有题材的拍摄需求。更难得的是,它并未沦为“仅追求便利的镜头”,而是在“成像表现上毫不妥协”——不仅延续了前代的优秀口碑,更在功能与表现力上实现突破,足以成为尼康镜头体系中的“核心主力”。这款镜头不仅在静态摄影中表现出色,作为视频镜头的进化也十分显著,称其为“突破题材限制的全能镜头”,毫不为过。
来源:互通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