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当年京东那个一个月能干完别人三个月活的“拼命三郎”,如今连喝一口水都需要人喂。
谁能想到,当年京东那个一个月能干完别人三个月活的“拼命三郎”,如今连喝一口水都需要人喂。
41岁确诊渐冻症,结婚刚一年就收到“死亡通知”,蔡磊的故事比任何励志电影都残酷。而更让人泪目的是他身后的女人——段睿。
这个北大毕业的学霸,放下注册会计师的光环,一头扎进直播间,用最笨的办法为丈夫的科研梦续命。她说:“只要他还能用眼睛打字,我就不会停下。”
---
从京东副总裁到“渐冻战士”,他只剩眼睛能动了
2019年之前,蔡磊的人生是标准的“开挂模式”。
京东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同事眼里他简直是“永动机”——别人三个月啃不下的项目,他带团队一个月就能拿下。
但命运就在他最得意时按下暂停键。
肌肉莫名跳动,左手拿不稳筷子,医院一纸诊断书如晴天霹雳:渐冻症。
“当时第一反应是弄错了,”段睿回忆,“他那么强势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被这种病困住?”
可病魔从不开玩笑。
先是手指无力,然后蔓延到手臂,说话开始含糊,现在连转头都成了奢望。最新体检显示,蔡磊四肢完全瘫痪,呼吸靠机器辅助,唯一能自主控制的只剩眼球。
但让人震撼的是,这个被禁锢在身体里的男人,竟用眼睛撑起一个渐冻症科研平台。
眼控仪成了他的“第二大脑”,眨一下眼选择一个字母,一分钟能打几十个字。每天雷打不动工作十几小时,开线上会议、审阅论文、推进药物研发……
“他比健康时还拼,”助理红着眼睛说,“好像在和死神抢时间。”
---
北大才女变身“带货一姐”,直播间里藏着不敢流的泪
段睿的故事,更像一场现实的“变形记”。
北大药学院毕业,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证书拿到手软,原本该在顶级写字楼里谈并购案的她,现在却每天在直播间里反复讲解着洗衣液和纸巾。
“第一次直播,我对着镜头哭了半小时。”段睿坦言,那些她曾经看不上的“买它买它”,如今成了丈夫的救命钱。
渐冻症药物研发是个无底洞,没有基金支持,他们只能自己筹钱。一场直播几万块钱利润,转头就砸进实验室。
外人只看到她三小时不停播的干劲,却没见过她下播后一路小跑给丈夫翻身喂水的样子。
凌晨两点,哄睡儿子后,她还要处理客服投诉、对接明天的新品。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7点帮蔡磊吸痰,9点送儿子上学,10点选品会,14点医院复查……
“连崩溃都要掐表,”她苦笑,“怕一停下,整个家就垮了。”
---
6岁儿子的作文戳心: “我想发明一种药,让爸爸能抱我”
最让段睿破防的,是儿子小菜籽的懂事。
别的小孩撒娇要玩具时,6岁的他会悄悄给妈妈倒水:“妈妈你嗓子哑了,多喝水。”
今年开学,老师让写《我的愿望》,别的孩子写当科学家、宇航员,小菜籽只写了一行字:“我想发明一种药,让爸爸能抱我。”
段睿看到作文那天,躲在卫生间哭了整整一晚。第二天直播,她照常微笑介绍产品,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
他们替千万病友撞开一扇门,自己却可能用不上
残酷的是,蔡磊推动的药物研发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内首款渐冻症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但基因匹配结果显示,这款药对他本人无效。
“就像你亲手修了一座桥,自己却过不去。”有病友哽咽道。
可蔡磊却用眼控仪打出一行字:“值得。哪怕快0.01秒,也能多救一个人。”
如今,他们的“破冰驿站”实验室已收集全国最大的渐冻症基因样本库,段睿的直播间养着整个科研团队。
有人问段睿图什么,她看着床上只能用眨眼回应她的丈夫,轻声说:“如果哪天他不在了,我还会继续做下去。因为还有千万个‘蔡磊’在等希望。”
-
网友泪崩:这是爱情最悲壮的样子
故事传开后,直播间涌进无数陌生人:
“买了三箱纸巾,不用发货,就当给科研添块砖”
北大校友会发起捐款:“学姐,母校是你后盾!”
医疗界人士留言:“他们在做本该国家投入的事…”
最戳心的是一条渐冻症患者家属的留言:“蔡总,我爸爸等到了试药机会,谢谢你们撞开这堵墙。”
---
结语
夜深了,段睿刚下播,又习惯性点开儿子发来的语音:“妈妈,我今天学会系鞋带了哦!”
床上,蔡磊用目光示意她看电脑屏幕——新药试验又有一组数据好转。
这一刻,没有病痛,只有希望。
也许正如段睿所说:“命运给了我们最烂的牌,但我们要打出最漂亮的局。”
来源:和小白一起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