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李叔同故居见闻(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07:19 2

摘要:严修是天津红桥区人,祖籍在浙江宁波慈溪。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学者,被誉为"南开校父",与华世奎、孟广慧、赵元礼并称天津近代四大书法家。他于1883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学部左侍郎。1897年任贵州学政期间奏请开设经济特科,被梁启超称为"戊

李叔同与严修、赵元礼等人相交甚笃。

严修是天津红桥区人,祖籍在浙江宁波慈溪。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学者,被誉为"南开校父",与华世奎、孟广慧、赵元礼并称天津近代四大书法家。他于1883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学部左侍郎。1897年任贵州学政期间奏请开设经济特科,被梁启超称为"戊戌变法之源点"。

1902年冬,严修由日本考察教育回国途经上海,专程前往南洋公学看望李叔同,并记录在日记中。

赵元礼是个诗人兼书法家,曾任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监督,1921年与严范孙、金息侯、王守恂等人组织“城南诗社”,以“天津近代诗坛三杰”享誉津门。

李叔同曾拜赵元礼为师,从其学诗、学书法。他在离开天津之后,始终不忘恩师赵元礼。1937年赠赵元礼对联曰:“悉灭众生烦恼闇,恒涂净戒真实香。”

天津近代诗人陈证洛(1897-1965)曾作《虎跑寺访弘一和尚不值即李叔同也》:“师友兼严赵,同依北斗尊。(谓天津严范孙、赵幼梅)时因二君语,忆到一家言。居近风篁岭,秋高滴翠轩。阶前好泉水,勤与汲灵源。”

诗中提及的"严赵",即指严修与赵元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民族危亡和新思潮的涌入,使李叔同逐渐产生对新学的渴望,激发了他改革社会、报效国家的满腔热情。

作为新思潮的涌入地,近代天津成为有识之士探求新思想的沃土。在追求救国真理的道路上,青年李叔同顺应时代,广纳新知,不断探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李叔同忧心祖国命运和人民境遇。

1901年春,他从上海回天津探亲,亲眼目睹家乡被八国联军侵略后的惨状,无限悲愤,坚定了救国之志。他将所见八国联军暴行以日记形式记录,并创作了多首感痛时事的诗词,汇编为《辛丑北征泪墨》,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命运、人民境遇的忧心。

天津探亲后,李叔同返程上海夜宿旅馆。第二天傍晚时分,他登上游轮,不禁感慨万千,作《登轮感赋》:“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箕。风倦旌旗走,野平车马驰。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