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存储逆袭!政策+技术双buff,大摩看空下的机会在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03:28 1

摘要:最近大摩一份关于“存储超级周期何时结束”的报告在投资圈炸开了锅,不少拿着存储芯片股票的投资者心里直打鼓。今天咱们就用最新数据和底层逻辑,把这事聊透,看看存储超级周期到底还能续多久,现在是该止盈还是继续持有。

最近大摩一份关于“存储超级周期何时结束”的报告在投资圈炸开了锅,不少拿着存储芯片股票的投资者心里直打鼓。今天咱们就用最新数据和底层逻辑,把这事聊透,看看存储超级周期到底还能续多久,现在是该止盈还是继续持有。

先看行业核心数据:2025年三季度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环比暴涨20%,其中国内市场贡献了超35%的增量。这波行情不是空穴来风,是“需求爆炸+供给收缩”共同推出来的:

• 需求端“疯了”:AI服务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把存储芯片“吃到撑”。一台AI服务器的存储用量是传统服务器的3倍以上;一辆智能汽车的存储芯片用量是燃油车的10倍;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涨15%,且512G存储配置成了“标配”。

• 供给端“缩了”:前两年存储芯片价格暴跌,三星、美光、海力士纷纷减产。2025年三季度全球存储芯片产能利用率刚回到80%,还没到满产状态,库存周期也触底回升,价格自然就涨了——DDR5内存价格环比涨15%,NAND闪存价格涨10%。

大摩为啥认为超级周期会结束?核心是这两个担忧:

• 产能复苏太快:三星、美光已经开始扩产,预计2026年一季度全球存储芯片产能环比增长10%。要是产能释放速度超过需求增长,价格可能再次暴跌。

• 技术迭代“截胡”:HBM(高带宽内存)在AI服务器的渗透率快速提升,三季度HBM出货量同比翻倍。HBM比传统DRAM性能强3倍,要是未来AI服务器全用HBM,传统存储芯片的需求就得“砍一刀”。

别光看大摩的看空,国内存储企业的“牌面”也很硬:

• 国产替代“加速度”:某国产存储龙头的19nm DRAM良率突破85%,三季度营收同比翻倍,拿到国内服务器厂商大额订单;另一家NAND闪存企业的3D NAND层数突破500层,海外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30%。

• 政策“发红包”:2025年10月国内出台《存储芯片产业攻坚行动计划》,对突破关键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30%的研发补贴,还在产能建设上给土地、税收优惠。国内存储企业拿着政策补贴搞研发,技术差距在快速缩小。

想判断超级周期啥时候结束,得看这三个关键信号:

• 价格拐点:要是DDR5内存价格环比由涨转跌,且连续两个月下跌,说明周期可能见顶。

• 产能利用率:全球存储芯片产能利用率一旦超过90%,供给过剩风险就来了。

• HBM渗透率:要是HBM在AI服务器的渗透率突破30%,传统DRAM的需求增长就会“踩刹车”。

从资金面看,现在市场分歧挺大:

• 北向资金:最近一周净卖出存储芯片板块5亿,有点“落袋为安”的意思。

• 场内ETF:存储芯片ETF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单日换手率超20%,散户还在“往里冲”。

• 机构调研:三季度超150家机构扎堆调研国内存储龙头,重点问技术进展和订单情况,机构对长期逻辑还挺认可。

• 短线玩家:盯着价格和资金信号,要是DDR5价格开始跌,或者ETF成交额突然缩量,赶紧跑。

• 长线玩家:看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只要国内存储企业的技术还在进步,订单还在增长,就可以拿着。毕竟就算超级周期结束,国产替代的长期逻辑还在。

存储超级周期的“保质期”确实在倒计时,但国内企业的“国产替代故事”才刚开篇。别被大摩的报告吓慌了,也别盲目追高,搞清楚自己要赚“周期的钱”还是“成长的钱”,再决定操作。

来源:是布丁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