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她16岁,唱着《酸酸甜甜就是我》一夜爆红,那时候没人叫她演员,都喊她“国民闺女”。
张含韵现在演戏不靠脸,靠的是凌晨五点的嗓子和手写满页的表演笔记。
2004年她16岁,唱着《酸酸甜甜就是我》一夜爆红,那时候没人叫她演员,都喊她“国民闺女”。
可这四个字像一把锁,把她锁在了童星的框子里。
网络暴力接踵而至——造谣她陪睡、P她的裸照、学校发通知让她退学。
她没哭闹,也没发微博控诉,只是把手机关了,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把那些谣言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然后撕掉,再抄,再撕。
她不是不想反击,是她知道,声音再大,也吵不醒一群装睡的人。
她被唱片公司雪藏了三年。
那三年,她没接广告,没上综艺,连采访都推掉。
她去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不是为了换个身份,是想知道自己除了唱歌,还能不能站住。
她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练声,不是为了保持音准,是为了记住自己还有呼吸的能力。
她手写表演笔记,一页一页,密密麻麻,写的是角色的呼吸节奏、眼神该往哪看、手指怎么动才不假。
有人问她图什么,她说:“我怕有一天,连哭都不会了。
”
2016年《声临其境》播出,她配了一段《甄嬛传》里甄嬛的独白,没有高音,没有技巧,就一句“臣妾做不到啊”,声音轻得像风,却让全场静了三秒。
评委说:“你这不是配音,是把人的心挖出来放进了话筒。
”那一年她28岁,没人再提她唱过《酸酸甜甜》,他们开始问:“张含韵什么时候演新剧?
”
她演《兰陵王妃》,演的是一个从天真少女变成权谋高手的女人。
她没请替身,摔了三次,膝盖淤青一个月没消。
她演《爱很美味》,一个30岁还被催婚、被裁员、被父母说“你再不结婚就晚了”的普通女孩,她演得连观众都怀疑:这真是演员?
还是隔壁楼那个真在打工的姑娘?
2021年她上《乘风破浪的姐姐》,30多岁了,不靠滤镜,素颜跳女团舞,汗从额头滴到地板上,没人说她老,都说她真。
那条健身视频在抖音播放过亿,不是因为她身材好,是因为她跳完舞喘着气说:“我今天没吃晚饭,因为怕肚子胀,镜头里不好看。
”这话听着傻,可谁没在镜头前憋过气?
她演的剧豆瓣均分7.4,比很多流量小花都高。
不是因为她运气好,是她从不靠热搜活着。
她不发“今天又美了”的自拍,不晒奢侈品,不炒CP。
她发的是练台词的录音、剧组的盒饭、凌晨四点的闹钟截图。
她不解释,也不回应黑粉,她只是把每一场戏,当成人生最后一次演。
现在她34岁,接了新剧《她的城》,演一个职场女强人。
剧组说,她为这个角色练了三个月商务谈判、西装穿搭、开会时怎么坐、怎么笑、怎么在被抢话时不急不躁。
她没请教练,自己看纪录片,看《华尔街》里的女高管,看中国女企业家的采访,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模仿。
她说:“我不是要演一个成功女人,我是要演一个像我妈那样,明明累得要死,还要笑着给家人盛饭的女人。
”
她没开公司,没当制片人,没上直播带货。
她不急着变现,也不怕被遗忘。
她知道,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爆红,最缺的是能让人记住的人。
张含韵不是逆袭的模板,她是被骂了十年,还能站直了演戏的人。
她没靠资本捧,没靠流量推,她靠的是每天早上五点的闹钟,靠的是手写烂的本子,靠的是没人看时,她还在练的那口气。
你见过哪个女明星,30岁以后,不靠滤镜、不靠美颜、不靠热搜,还能让观众觉得“她演得真像我”?
你见过哪个曾经被全网嘲笑的女孩,十年后,没人再提她的过去,只记得她演的那个角色,让你想起自己妈妈、自己姐姐、或者年轻时的自己?
她没赢在颜值,没赢在运气,她赢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她还在练。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骂到体无完肤,却没骂回去,只是默默把骂她的话,变成每天练功的动力?
你敢不敢相信,一个被全网踩过的人,最后不是靠报复赢回来的,是靠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一次不偷懒的晨练,一点一点,把别人眼里的笑话,活成了自己的尊严?
张含韵不是励志故事,她是活生生的例子——你受的苦,不会白受,只要你没停下。
来源:书中沉醉探索的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