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在《中国好声音》停止两年导致华语声乐人才略有断档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牵头,一档名为《中国唱将》的大型100%不修音的音乐竞技性节目上线。节目邀请了周深、薛之谦、谭维维、阿云嘎、廖昌永、汪苏泷等人以及大量的学院派导师。目的在于:培养一批国家级
近期,在《中国好声音》停止两年导致华语声乐人才略有断档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牵头,一档名为《中国唱将》的大型100%不修音的音乐竞技性节目上线。节目邀请了周深、薛之谦、谭维维、阿云嘎、廖昌永、汪苏泷等人以及大量的学院派导师。目的在于:培养一批国家级别的声乐人才。但遗憾的是周深等人只是所谓的陪看团,真正评委并不是他们,另有其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国唱将》分为了三个赛道——美声、民族、流行三个唱法。依据这三个唱法来将歌手们进行区分。这其实是什么?答案:青歌赛。是的《中国唱将》的定位并不是《中国好声音》这种商业化定位,而是国家声乐人才的青歌赛定位。只打高端局,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商业短板和《青歌赛》容易产出的问题:
评委不够统一,上海一批评委、沈阳一批评委、深圳一批评委,足足三批评委。这些评委越多,就导致了一些问题:评委大部分都是有着青歌赛背景,对于美声、民族唱法明显更具有更为青睐,因为他的市场更小,而流行唱法因为人数太多,基本上只有唱的非常好的歌手才能留下。
这样一来,《中国唱将》的定位,就是节目名字:找寻专业度拉满的顶级人才,这种人才定位,会有一种非常高端局的思维:不做科普、不做指导、不做培养,只是筛选。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其实整个节目看起来并不是很适合我们大众观看,因为隐去了很多观点和教育隐藏。对于声乐专业生应该是比较愿意看到的。
以下我们基于《中国好声音》学院,来对第一期《中国唱将》的质量分析和歌手分析:
整个节目之中,有着足足七位的《中国好声音》学员,包括2022年的《中国好声音》冠军梁玉莹,但是他们的表现往往较差,基本只有一个人晋级。
2012年《中国好声音》那英组四强学员张赫宣:开口音准偏低,一口老痰,副歌反倒是唱的不错,有点摇滚撕裂嗓的表现。结果得到了4票待定。个人认为:4票偏高了,还是存在一定的因为知名度而不好给票。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评委太多导致审美偏差,个人觉得3票更合理。而且没有对于大众更能接受的点评。
2022年《中国好声音》冠军梁玉莹,直接在沈阳站被淘汰。淘汰原因:律动不对,进拍就开始不对劲。为什么?答案:伴奏升调了。梁玉莹演唱的曲目是张雨生的《除了你还能爱谁》,他在评委表明:节奏律动不对后,梁玉莹直接说了:这不是我想要的调。评委林依轮却说:这不是理由,你之前我们给时间你确认过,你也同意了。如此梁玉莹直接被0票淘汰。
这里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梁玉莹的调式会有问题?应该是升高了一个Key。答案:不知道,工作人员存在问题。梁玉莹唱的有问题吗?律动的确有点小问题,但是整体腔体、音准、咬字、气息都没有大问题。但是张赫宣也有问题啊:大段大段的音准偏低。为什么梁玉莹会离开?个人认为梁玉莹的唱功拿个待定是没有问题的。升调的演唱也足够扎实。值得一提,这是打败了周菲戈的冠军。实力其实不错。只能说可惜。
这里突出评委的问题是:同时五个评委,只有一个评委林依轮是流行的,其他四个全部都是民族、美声、合唱团、歌剧院的。这就导致梁玉莹这种定性为抒情女歌手的人而言,对于这个节目而言,一旦不够具有足够的辨识度。就白瞎,因为五个评委之中,其他四个都会一流行评委的个人意见来判断。这就是青歌赛性质评委太多的问题所在。流行本来就是学院派薄弱的地方。全国流行声乐系都没几个有地位的音乐教授,全部都是美声和民族占据话语权。
个人认为,张赫宣能留下,梁玉莹就应该能留下。不能因为张赫宣具有这种烟嗓撕裂音的辨识度,就否认了梁玉莹的伴奏问题和本身的基本功。整体上对于流行歌手而言,从曲风、咬字、音准、唱功会更为严苛。
本次的惊喜来自于2017年《中国好声音》陈奕迅战队学员肖凯晔,值得一提的是:肖凯晔是星海音乐学院的科班生,这其实才是他通关的关键所在,有科班生经历的歌手参加青歌赛这种定位才会更轻松。当然,唱功她也非常出色,陈奕迅评价她的声音确实有几分惠特妮·休斯顿的味道,而刘欢也认可她的演唱中有soul灵魂乐的融入。
本次肖凯晔的比赛场地是深圳站,演唱的曲目是伍佰《浪人情歌》她的唱功演唱细节如下:
1:完美的真声质量,音色统一。肖凯晔的真声非常扎实,整体的胸声芯体和声带闭合非常稳定,腔体也拉满。这种真声质量,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但是整体偏硬。那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live选曲。追求下限,提高真声质量,而不求高难度复杂。这是全票通过的关键。学院派认同的流行唱法和传统的技巧唱法不同,学院派认为真声质量更重要。这就踩在了青歌赛评委的心巴上。
2:灵魂乐转音和反拍律动。学院派认为的流行音乐,其实很简单:小众音乐,以灵魂乐、布鲁斯、方块、雷鬼、乡村、福音、摇滚等小众曲风音乐为主。这就是流行音乐在学院派眼中的定位,大众抒情反而减分项。所以肖凯晔的选择是非常好的,她的《浪人情歌》是自己的改编版。梁玉莹的错误就在于伴奏,而她的加分项就在于编曲。
3:腔体稳定,音准在线,没有失误。最高音来到了真声D5,这就是唱功Live的下限。这种青歌赛评委对于音准的要求更高,气息的连贯性更好,没有失误,声压足够大,律动完美就非常舒服。
综合这三点,我们会发现,《中国唱将》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学院派逻辑:强调真声、强调律动、强调音准、强调声压。这四点其实也是我们声乐人才的关键,只有这四点完成较好,就具有非常深切的情歌。而梁玉莹的律动有问题,张赫宣的音准有问题,肖凯晔四点都没有问题。所以她能通过。
第三位便是2019年《中国好声音》王力宏战队的杨默依,她带来了一首原创曲目《卸装》,成功获得了五位导师之中的三票。让人略有失落的事:这个女歌手给了很充足的镜头,但是并没有给于太多的点评。这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的。这三票之中,对于原创作品的认同起码占了两票。
其中谭维维提问:你这个歌曲的创作背景可以给我们说一下吗?如此从声乐角度转移到了原创角度。从声乐出发,唱的是不错的,但是过于保守,并未突出自身的唱功,缺乏记忆,但是作曲和歌词和她演绎的表情是较为不错的。
此外还有:
2023年《中国好声音》李在溪,五票中四。基本上没有镜头,仅有的唱段较少。2022年《中国好声音》蔡子伊,没有演唱镜头,就一两句。2023年《中国好声音》何嘉鑫,以如同薛之谦的造型,成功拿下五票得四。选曲不错。综上,《中国唱将》是一个偏向于青歌赛定位,不培养,只筛选的声乐选拔类节目,他还不是以《中国好声音》竞技为主。导师们的手中话语权是绝对的,同时又没有给出具体的方向性指导。导师的水准和资质和大众理解的好坏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模糊。整体会更偏向于民族、美声和学院派流行审美,是一个青歌赛不错的替代品。
美中不足的是:第一期的海选阶段,和薛之谦、周深、廖昌永三人只当了个电灯泡,没有专业分析纯粹的吸引流量。同时曲风限定太狭窄了。希望第二期有更好的表现。
来源:小辫子的小辫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