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骤雨初收后,浓翠染山川。榴燃千树霞焰,风拂芰荷鲜。燕啭幽林清越,蝶戏繁英翩倦,霁景入晴川。”开篇描绘了骤雨初停后的初夏景色,浓郁的翠绿仿佛将山川尽染,展现出大自然雨后的清新与生机。“榴燃千树霞焰”,将盛开的石榴花比作燃烧的火焰,生动地表现出石榴花的鲜艳夺目;
骤雨初收后,浓翠染山川。榴燃千树霞焰,风拂芰荷鲜。
燕啭幽林清越,蝶戏繁英翩倦,霁景入晴川。忽念天涯客,此刻可悠然?
忆畴昔,同把袂,共陶然。醉歌风月,笑对世途几惊澜。
堪叹驹光如电,犹记凌云意气,聚散总难全。愿化青霄鹤,衔梦赴君前。
师友赏析:
这首词借初夏之景,忆往昔情谊,抒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情感真挚深沉,意境丰富。
上阕:绘景引思
“骤雨初收后,浓翠染山川。榴燃千树霞焰,风拂芰荷鲜。燕啭幽林清越,蝶戏繁英翩倦,霁景入晴川。”开篇描绘了骤雨初停后的初夏景色,浓郁的翠绿仿佛将山川尽染,展现出大自然雨后的清新与生机。“榴燃千树霞焰”,将盛开的石榴花比作燃烧的火焰,生动地表现出石榴花的鲜艳夺目;“风拂芰荷鲜”,微风吹过,菱叶与荷花鲜嫩清新。接着,词人从视觉转向听觉,“燕啭幽林清越”,燕子在幽静的树林中清脆啼叫,更显山林清幽;“蝶戏繁英翩倦”,蝴蝶在繁花间翩翩起舞,直至疲倦,呈现出一幅活泼灵动的画面。“霁景入晴川”,雨后初晴的景色映入平川,收束对初夏美景的描写。
如此美景之下,词人笔锋一转,“忽念天涯客,此刻可悠然?”突然思念起远在天涯的友人,不知对方此时是否悠然闲适,自然地引出对友人的牵挂,由景及情,过渡巧妙。
下阕:忆旧寄情
“忆畴昔,同把袂,共陶然。醉歌风月,笑对世途几惊澜。”词人回忆往昔与友人携手同游,沉醉于清风明月,共同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波澜,展现出曾经的深厚情谊与洒脱态度。“把袂”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两人亲密无间的状态;“醉歌风月”则凸显出他们纵情自然、逍遥自在的心境;“笑对世途几惊澜”体现出面对生活挫折的乐观与从容。
“堪叹驹光如电,犹记凌云意气,聚散总难全。”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虽仍记得年少时的凌云壮志,但聚散无常,难以周全。此句在怀旧中融入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聚散的无奈,增添了词作的沧桑感。
最后,“愿化青霄鹤,衔梦赴君前。”词人希望能化作云霄中的仙鹤,带着自己的思念与梦想,飞到友人面前。这一浪漫的想象,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极致,表达出渴望与友人重逢的强烈愿望,给人以悠远的回味。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上阕绘景细腻,从山川翠色到榴花、芰荷、燕蝶,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初夏图,为下阕抒情铺垫。景中含情,情因景生,自然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下阕抒情时又不忘回顾往昔共赏之景,使情景相互映衬,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2. 对比与衬托:往昔“同把袂,共陶然”的欢乐相聚与如今的天涯分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切。时光的飞逝、聚散的无常与不变的凌云意气相对比,强化了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眼前美好景色衬托内心对友人的牵挂,使情感更加浓烈。
3. 用典与想象:“驹光如电”化用“白驹过隙”的典故,简洁有力地表达时光流逝之快。“愿化青霄鹤,衔梦赴君前”则运用丰富的想象,赋予抽象的思念以具体形象,使情感表达更为生动且富有浪漫色彩。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将对友人的思念、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巧妙融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纷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