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麦琳事件:综艺的善与恶

B站影视 2024-12-10 03:32 1

摘要:品牌营销想尽办法从麦琳身上借势,就连看起来和行业不那么沾边的手游,也试图加入流量盛宴分一杯羹。

2024年的综艺市场,等来了“天降紫微星”——深陷“熏鸡事件”争议的主妇麦琳。

“下一期的麦麦有多气人”,在某种程度上提拉了芒果SVIP销量;

社交平台上与麦琳相关的讨论,总能获得不错的互动;

品牌营销想尽办法从麦琳身上借势,就连看起来和行业不那么沾边的手游,也试图加入流量盛宴分一杯羹。

麦琳,已经从综艺嘉宾变成了某种社会现象甚至符号。

而回望这几年,因综艺上表现“不佳”而被大规模讨论甚至“围攻”的嘉宾其实并不少,无论艺人还是素人都有“被选中”的可能。

这样的大规模讨论或者说群起而攻之是否合理?

面对这样的事件,作为媒体人、作为创作者,我们是否需要把目光从流量上挪开一些?

今晚,冷眼想短暂的从麦琳身上抽离出一会儿,和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什么是真人秀的“真实”?

关于这些在综艺上引起血雨腥风的嘉宾,最近冷眼看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事都是他们做的,如果他们根本没有做这些事,谁又能凭空剪出来这样的东西。

基于这样的判断,很多网友认为这些人“做了不够妥当的事情”,理应承受被网络围剿的结果,但冷眼想问出本篇的第一个问题:这真是一种“真实”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ABC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冷眼想借用这个模式,提出一个综艺世界的ABC: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导演、剪辑对于镜头的再诠释;

C是指观众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综艺中的“真实”是什么?是摄像师的镜头,而剪辑师手中之剪,是导演的再叙述、再诠释。

实际上,麦琳并不是第一个在综艺里被“千夫所指”的“罪人”,作为综艺模型中的“A”,嘉宾只要足够“出彩”,话题就时常能足够出圈。

从《非你莫属》中晕倒的法国留学生郭杰,到《非诚勿扰》马诺的“我宁可在宝马车里流泪,也不愿意和你一起骑自行车欢笑。”

那些有料的“A”们,在节目里,一直可以轻易撩拨观众的情绪。

而综艺本身,就包含着撩拨情绪的功能。

当综艺启用这个功能时,不光素人,连艺人也不能幸免。

《中餐厅》第四季的赵丽颖,从节目第一期开始就持续被骂。

“耍大牌” “偷懒” “不干活” “邋遢”。甚至吃饭的时候拨弄菜碗的小动作,都激发全网群攻,言论也极其恶劣,从教养问题,上升到“农村来了没素质”。

而后来有心的观众发现,在节目加长版中,是有露出赵丽颖在前台忙碌的镜头的,但正片中因为篇幅原因,没有剪入。

在体量有限的情况下,创作者就要对内容进行取舍,最优先被呈现出来的一定是最能引发讨论、有延展空间的内容,想完全看清一个人的全貌,总需要再看一看、再等一等。

这也就解释了,这几年综艺中为什么总会出现“无尽反转”“轮流挨骂”的情况。

最典型的莫过于《五十公里桃花坞》,四季下来几乎所有嘉宾都在站岗挨骂。

宋丹丹被骂倚老卖老;

孙怡被骂蹭镜头混子;

左边李雪琴因为情绪崩溃被骂、右边辣目洋子因为情绪稳定被骂。

而有趣的是,伴随着节目的播出,上述嘉宾的口碑又出现了反转,可短短几天录制,她们不可能在节目做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随着内容量释出,片段式的侧写变多了,组成了一个相对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事件”

真人秀中的人“真实”吗?

说完了事件的“真实”。我们再来看节目中人物的“真实”。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感觉,这些年因为综艺“塌房”的嘉宾越来越多了。

有人将此归咎于艺人质素下降,冷眼却认为,嘉宾可能未必是所谓“双面人”,只是在时代情绪的作用下,作为观众的我们,去解读一个人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语文教材曾有一篇名为《画杨桃》的课文,两只普普通通的杨桃,因为视角不同,呈现在个人眼中的模样也不同。

杨桃还是那个杨桃,只是我们看它的角度不同了。

这也是Albert Ellis的ABC理论模式,

冷眼还记得早在《青春有你2》中,女孩们围坐在一起争取C位资格的一个片段。

SNH48的莫寒因为一句“怎么办,还是想为自己争取一下”,而被愤怒的网友打成“茶里茶气”,就此人气一落千丈,再无竞争出道位的可能。

实际上在熟悉48体系的人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句“日系热血漫”风格发言;

可在不熟悉这一套的普通观众看来,这不就是没拿到C位想耍赖吗?

视角不同,观众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就是这样截然不同。

更典型的,当属近期黄磊的“塌房”。

黄磊变了吗?

无论是《向往的生活》中的“黄小厨”,还是他在生活中变现出的“烟火小男人”形象,黄老师从十几年前到现在其实并没有变过,爱说教、有点小虚荣、不过是中年男人的通病而已。

回想节目在2017年首播的时候,观众对于这种“荧幕老父亲”的形象并不反感,黄磊的“爹味说教”在当年很多观众心里,也是一位前辈在毫无保留地分享人生经验的表现。

可当2024年,反权威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情绪之一,观众对于“爹味”避之不及,就连电视剧中都已经是“窝囊废男人”当道了。

黄磊迎来了“迟来的审判”。

他变了吗?

并没有,只是社会情绪发生了变化,“爹味老父亲”突然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我们传播的“真实”,真实吗?

早年综艺的传播手段还是纸媒、微博官方号等传统的一对多分发路径。

而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出圈的综艺素材,往往能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信息爆炸。

同时,短视频网站还流行着二创模式,大量的节目素材被“逐帧解读”。

这些“逐帧解读”看似公平公正,实际上反倒像是让原本的“真实”万劫不复的另一大推手。

冷眼负责任地说,在镜头之下没有人能做到永远得体。受过专业训练的艺人不能,素人更难。

可当每一帧画面被无限放大,观众就很容易在这些画面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情绪,比如“不屑”“冷漠”。而这些情绪很有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只是一闪而过的瞬间。

更可怕的是,“逐帧解读”“微表情”这几个关键词一出来,又总会给不明就里的网友一种“分析者很专业”的错觉,因此这类视频的点击互动通常都不错。

博主在流量的裹挟之下,更会倾向于为事件中的人物预设某种更尖锐的立场,再通过逐帧分析去引导观众一步步发现佐证自己的结论。

短视频的卡段,是上述情况的“集大成者”。

它既是出自个人视角的产物,又有结论先行的特质,再配合洗脑的音乐与特效,网友的情绪很轻易就会被调动起来,先入为主地认为“某某是坏人”。

当算法发现网友对“某某是坏人”的内容感兴趣后,又会推送大量同主题的内容,连续几个视频看下来后,“坏人”的标签贴得更结实了。

加之节目本身是有起承转合的,它不会是一味地你好我好其乐融融,也不可能通篇都是扯头花,那就更给了短视频卡段的可乘之机。

大量视频往往会截取其中最具备争议性、最能引起讨论的片段,而选择性忽略掉那些平和的相处与人物立体的部分。

有时候,就连冷眼单独看卡段都会觉得,卡段里的人物确实气人,即使不配上讲解和BGM,围观者也很容易被卡段中的情绪所煽动影响。

当雪球再滚一步,这种片段往往因此有高流量的特性,于是又会被当做玩梗、跨界二创的素材。

比如当年蔡徐坤的“唱跳、RAP、打篮球”。

在这个每人每天都有一次成名机会的互联网时代,除了从节目里被刨出来素材,还开始有了借“流行元素“席卷网络的案例。

即PUA议题之后,创作者们熟练掌握了把流行议题套用在综艺嘉宾身上的创作手法。

近期最火的,莫过于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花儿与少年》第六季的周雨彤是“最新案例”,病因推导是周雨彤在旅途中对团内几个弟弟妹妹以及金晨等人行精神控制之实。

先不谈,NPD的确诊是要经过一系列心理量表检测与医生问询的,仅凭互联网上几条所谓的“NPD特质”就能下结论,是否过于草率;

用周雨彤在旅行中类似NPD的所作所为,以“有某种方面的倾向”就与“是某种群体”划等号,这种盖棺定论的说法就已过于片面。

再者,现在的社交平台上,几乎每档节目里中都能揪出1-2个NPD,按这个概率,难道我国的NPD含量已经高到不容忽视的地步了吗?

某一形象的走红是因为刚好切中了某一热点,在追热点心理作用下,这种特质又被不断放大解读。

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加持之下,我们刷到的全屏都是相同定义的内容,最终观众们坚信了“某某就是NPD”这样的等式,即使事实并非全然如此。

当舆论最终变成狂欢

其实促使冷眼写下这篇文章的,是这样一句话:不管素人还是艺人,上节目赚钱是你们,承受舆论发酵的也该是你们。

当下舆论发酵的架势,已经超越了正常讨论的范畴,转向了网络暴力。

公众人物或者说综艺嘉宾,有讨论争议是正常的,网暴则是全然不同的性质。

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网暴。而且网暴对个体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更深远。

在前段时间采访《岛屿少年》的节目嘉宾时,冷眼曾就节目中“打架事件”与当事人之一的刘胤君谈到了那次风波。

他说,冲突是真的,但话说开了就过去了,只是愤怒的网友并没打算轻易“放过他”。

“那段时间我把什么微博、抖音全卸载了”,刘胤君说,“打架事件”播出后,他每天能收到几千条私信,全是骂他甚至诅咒他家人的话,最后他只能选择卸载社交媒体,远离这些谩骂的声音。

说实话,《岛屿少年》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线,影响力没有铺开全网,嘉宾刘胤君尚且会不堪谩骂,那换做是大体量节目呢?多少人可以承受每天上万条私信的诅咒。

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诅咒”甚至会变成一场狂欢:

节目开启提前看,放出最有热度的片段,为狂欢提供第一手素材;

短视频创作者再从其中截取最有争议性的部分,进行逐帧解读,撩拨大众的情绪;

博主以最夸张的方式对这些争议片段进行模仿,评论区还会有其他人为了流量跟着唱和;

品牌借用争议中的元素打广告,借势提升知名度……

就像麦琳事件的持续发酵一样,当单一的节目争议片段变成社会热点事件时,就意味着它有了流量属性。

博主、品牌及其他相关利益方会冲着这份高流量反复讨论,持续玩梗,更多不明就里的人也被裹挟卷入,加入流量狂欢。

一旦流量狂欢的按键被按下,就很难停下来。毕竟流量这块肥肉,没有人会拒绝来分一杯羹。

在今日的狂欢之下,冷眼没有办法向全平台喊话,但作为综艺行业的长期观察者,冷眼只想对综艺人们说几句心里话。

爱看综艺的人,一定是对生活有热爱与期待的人,或者说得更直白点,都是善良的人。

诸君之手,握的不仅仅是剪辑之刀,更是独属于你的综艺宇宙的世界观。

诸君之念,念的不仅仅是一己之私,更是信仰你综艺宇宙的观众的价值观。

诸君的节目中,有你们看过的书,走过的路,有相信你们的人。

观众,观综艺,也观诸君之念。

文已尽,诸君自便。

来源:崔黎影视故事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