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2日,秋意正浓。在贵州遵义播州区一片郁郁葱葱的产业园区内,贵州遵商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通身着深色西装,步履从容地走在“中国酱香酒数字化产业园”展馆中。他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墙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大屏、陈列的区块链存证设备、AI品酒系统……“这
10月22日,秋意正浓。在贵州遵义播州区一片郁郁葱葱的产业园区内,贵州遵商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通身着深色西装,步履从容地走在“中国酱香酒数字化产业园”展馆中。他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墙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大屏、陈列的区块链存证设备、AI品酒系统……“这不是在讲解一家科技企业,而是在讲述一场关于传统酱香酒的‘数字革命’。”李文通说。
“我们从一粒高粱、一滴水,到一瓶封坛酒,全部上链存证、全程可溯。”李文通指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种植、制曲、酿造数据说,“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滴酱香酒,从‘窖藏资产’变成‘可信数字资产’。”
一瓶酒的数字化“新生”
酱香酒,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长期以来,酒企“缺资金、难去化”、银行“想放款、怕风险”、市场“品牌混杂、价格混乱”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信任问题。”李文通说。
2022年,李文通带领团队创立遵商数智集团,以“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构建起覆盖酱香酒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从原料种植的GIS地块测绘,到制曲酿造的温湿度监测,再到基酒入库的货权登记——每一个环节都被“数字镜像”到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指纹”。
2024年12月,集团发布“中国酱香酒资产数字提货权交易平台”,实现了酱香酒实物资产与数字资产的“锚定”。这意味着,一坛存放在国企监管仓中的老酒,可以被拆分为若干份数字权益,在合规平台上交易、质押、流转。
“过去是一坛酒‘躺’在窖里,现在是一张‘数字提货权’在链上跑。”李文通说,“我们把‘沉睡’的资产激活了。”
从“酒粮贷”到“RWA”:金融活水这样流入产业链
在展馆的金融服务区,李文通停下脚步,指着一块展板上的“酒粮贷”产品介绍。
“这是国内首单‘脱核’实践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他回忆道,2022年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该产品后,单个民营企业凭借核心酒企的订单,最高可获得1亿元授信,“不需要核心企业确权、担保,真正解决了中小供应商的融资难题。”
如今,这一模式已扩展至“封坛贷”“酒商贷”“消费分期”等多元金融产品,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网络。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集团在RWA(现实资产代币化)领域的突破。2025年,集团作为全国首家产业RWA服务商亮相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并参与发起《可信区块链实体资产可信上链技术规范》,推动中国RWA从“跟随者”迈向“规则制定者”。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平台,更是标准制定者、资产管理者。”李文通说。
一座产业园,一个生态圈
在展馆的沙盘前,李文通指向“中国酱香酒数字化产业园平正示范园区”。这里已建成仓库26万㎡,可储存白酒原料8万吨、基酒酒罐坛存11万吨规模,成为酱香酒数字资产的“实体锚地”与“交割地”。
“我们从种植到消费,从溯源到交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智生态。”他说。
该园区不仅是仓储中心,更是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孵化的综合体。集团联合中国中检、中仓登、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机构,打造“酱香酒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交易闭环运行。
“我们要让数据成为生产要素,让酱酒成为数字资产。”李文通说。
作为贵州省“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单位,遵商数智集团的实践,正是贵州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缩影。
从“酱香酒数字化”到“农业能源可复制”,从“一链一策”到“一县一品”,李文通和他的团队正在探索一条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
“贵州不缺好酒,也不缺数据,缺的是把两者‘链’起来的平台和信任机制。”他说,“我们正在搭建这座桥。”
走出展馆,李文通站在“链通酱香·数启未来”的标语下,目光坚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酱酒RWA国际化,探索跨境交易、数字人民币结算,让贵州酱香酒真正走向全球。”
在他的身后,数据仍在流动,酒香仍在沉淀。一瓶酱香酒的数字化之旅,正成为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最具醇香的一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邱胜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孟锦群
三审 唐正平
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