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毛主席压力全球第一,有人不服?看完这些事,没人再抬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12:06 1

摘要:全球那么多厉害的领导者,谁扛的压力最大?有人说各国元首都难,也有人拍板:“跟毛主席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这话听着像吹牛皮,不少人觉得太夸张。但真把长征到新中国的那些事扒开了说,看完没人再敢说半个“不”字,反而只剩佩服。

全球那么多厉害的领导者,谁扛的压力最大?有人说各国元首都难,也有人拍板:“跟毛主席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这话听着像吹牛皮,不少人觉得太夸张。但真把长征到新中国的那些事扒开了说,看完没人再敢说半个“不”字,反而只剩佩服。

1934年红军走长征,开局就难到离谱。没有后方支撑,啥意思?就是今天天黑了,不知道能睡在山洞还是雪地里;明天肚子饿了,能不能找到野菜、挖着草根,全看运气。战士们的草鞋磨破了,就裹块破布接着走,几乎每挪一步,都可能有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

张学良后来聊起这事,直拍大腿:“带兵走二万五千里,连个靠山都没有,这是谁敢干的事?”换作别人,别说二万五千里,张学良说:“就是走一千里,早就扛不住散伙了!”这话没掺半点水分,当时的红军,就是把脑袋别在腰上赶路。

蒋介石却压根没瞧上这支部队,跟手下开会时指着地图说:“这就是流寇!历代流寇没一个成事的,石达开、李自成不都败了?红军也一样,走不了多远就得垮!”说着还调兵追着打,一路上大小战役打了600多次,要渡28条大河、抢24座大桥,光是营级以上干部,就牺牲了四百多人,队伍从几万减到只剩几千。

身边人都替毛主席捏汗,担心革命火种要灭了,他却从没慌过。跟战士们说话时,语气特别坚定:“别觉得难,盘古开天到现在,人类历史上都没见过这么伟大的事!咱们这二万五千里,不是瞎走,是用脚踩出的胜利路!”

他还把长征说透了:是宣言书,告诉全世界红军打不垮;是播种机,走到哪儿就把希望撒到哪儿;是宣传队,让老百姓知道,有支为他们打仗的队伍。

走到甘肃岷山时,天特别冷,战士们冻得直打哆嗦。毛主席站在山巅望着远处的昆仑山,随口就吟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士气提了上来。后来到了六盘山,看着漫山红旗迎着西风飘,他又写下“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苍龙”,那股子必胜的劲儿,比任何鼓励的话都管用。

本以为新中国成立后,压力能小点儿,没成想上世纪六十年代,难事儿又堆在了一起。苏联突然断交,还撤走了所有专家、掐了援助,美国也一直不跟咱们建交,外面层层封锁,国内还有一堆建设难题,妥妥的内忧外患。

那会儿不少人都慌了,私下里嘀咕:“这日子咋过啊?”可毛主席还是那股从容劲儿,冬天看到雪地里的梅花,就写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跟大家说:“别怕这冰天雪地,就算悬崖上有百丈冰,也有梅花能开,春天肯定会来!”

后来冷战闹得凶,美苏俩大国对着干,国内有人焦虑:“咱们夹在中间,会不会受欺负?”毛主席又用一句“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点透了局势,还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鼓励大家别慌,好好干,再大的困难都能扛过去。

现在回头看才明白,毛主席扛的压力,根本不是常人能想象的——他扛的是一支队伍的生死,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无数老百姓的希望。咱们现在觉得跨不过去的坎,跟他当年比,真的不算啥。

如今读他的诗词,不是读文字,是读信仰、读力量。觉得工作累、生活难的时候,想想他当年“悬崖百丈冰”里还能等“山花烂漫”,就没什么扛不过去的。这大概就是,我们至今还佩服他的原因吧!

来源:小v故事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