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变味?草根联赛惊现“租借大军”,球迷看得直摇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02:30 1

摘要:这阵子听说“苏超”有点变味了,本来是老百姓踢着玩、图个乐的草根联赛,现在倒好,几支强队一个个像是从职业梯队空降下来的。南通那边直接搬来中乙预备队,南京队里头一堆前江苏苏宁的老将,无锡首发十一人有七个踢过中甲,连泰州都干脆拿长春亚泰的U21梯队当主力拼凑队伍。你

这阵子听说“苏超”有点变味了,本来是老百姓踢着玩、图个乐的草根联赛,现在倒好,几支强队一个个像是从职业梯队空降下来的。南通那边直接搬来中乙预备队,南京队里头一堆前江苏苏宁的老将,无锡首发十一人有七个踢过中甲,连泰州都干脆拿长春亚泰的U21梯队当主力拼凑队伍。你说这是业余比赛?看着更像是某个青年联赛的分支赛制。

更离谱的消息还在后头——据说今年在常规赛被打得够呛的常州队,已经开始盘算明年整个“租”一支外地的U21青年军来撑场面。这哪是组球队,简直是批发式进货。你让我一个小区门口踢野球的大哥怎么跟一队专业青训球员掰手腕?降维打击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差距,简直是拿板砖砸鸡蛋。

其实谁都知道,比赛要是太水,观众自然就跑了。没人爱看瞎胡踢的烂局,水平高点、对抗强点,球迷才愿意掏钱买票,直播点击才上得去。可问题是,咱们搞的是“城市联赛”,主打的就是本土情怀、街坊情谊,不是俱乐部梯队大乱斗。你要真比职业化,大伙儿不如直接打开电视看中超,或者蹲着看中国足协的U系列赛事,何必在这儿盯着一群挂着本地名号、实则全是外来的“雇佣兵”较劲?

关键是规则明显有空子可钻。没人说不能用职业背景的球员,但一口气整支队伍几乎是清一色梯队编制,这就不是“借用经验”了,是赤裸裸地换壳。名义上代表城市,实际上连本地人都没几个,情感纽带断了,再喊“为城市而战”听着都虚。那些原本期待看到小人物逆袭、草根奇迹的人,怕是只能默默关掉直播,心里嘀咕一句:原来童话真的只存在于小时候。

眼下这个趋势要是不刹住车,以后可能越来越多队伍效仿。输球就“租队”,打得过就靠老底子硬啃,久而久之,谁还愿意踏实搞青训、培养本地苗子?反正能买来即战力,何必费那个劲。

坦白说,看到这些操作,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一个本该热气腾腾、带着烟火味的民间赛事,正一点点被包装成披着草根外衣的职业演练场。球场边坐着的或许还是老张老李,但场上跑着的,早就不知道是哪个省的青年才俊了。你说他们拼劲不拼劲?当然拼。可那份“我们城里的孩子拼赢了”的激动劲儿,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来源:篮篮自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