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重提“三农”!农村早不是穷地方,未来要大变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22:47 1

摘要:现在谁还说农村是“落后代表”,那真是老黄历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直接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明确说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可不是空口号,吉林的稻田里跑着无人机,江苏的直播间卖火了土特产,连AI都开始帮农民种地

现在谁还说农村是“落后代表”,那真是老黄历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直接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明确说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可不是空口号,吉林的稻田里跑着无人机,江苏的直播间卖火了土特产,连AI都开始帮农民种地了。今天就用真实案例说说,农村正在发生哪些颠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藏着哪些新机会。

先打破一个误区:现在的农村早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样子了,科技已经成了种地的“新农具”。二十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做“农业科技创新”这篇文章,现在各地都在落实。吉林的玉米地里,农户根本不用下地,点开手机APP就知道土壤干不干,轻触屏幕就能启动滴灌系统,以前“十年九旱”的地块,现在玉米穗子长得特别饱满。

我认识的沈阳“新农人”杜先生更典型,他以前是搞计算机的,回老家包了3000亩地种玉米,一开始没经验总种不好。2025年用上了神农大模型3.0,地里埋上传感器,气候、土壤数据全传到手机上,AI直接提醒“该防什么病、用什么药”,连肥料名字都给列出来。结果今年每亩成本从480元降到了400元,3000亩地光成本就省了24万。这就是科技农业的威力,现在种地靠数据,不是靠经验了。

不光种地变洋气,农村的产业也玩出了新花样。全会提了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把“土特产”做成了“大生意”。农业农村部联合抖音搞的“星农人”计划,让江苏的农产品线上销售额一年就突破580亿,同比涨了72%。

苏州震泽镇的“丝绸姐妹”在直播间里演示缫丝,一天就能卖上百万;无锡的桃农对着镜头直播果园实景,水蜜桃销量直接翻了3倍。更厉害的是扬州的漆器工坊,搞了“大师在线雕漆”栏目,吸引上百万网友订阅,文创产品卖到了20多个国家。以前农村只能卖原料,现在连“非遗技艺”都能变现,这产业链一下子就拉长了。

环境变好更是实打实的变化。全会说要学“千万工程”经验,解决农村改厕、垃圾围村的问题,现在很多农村的环境比城里还舒服。南京高淳慢城被网友叫做“中国版托斯卡纳”,常州溧阳的茶农在万亩茶园里直播炒茶,既卖了茶叶,又引来了游客,去年江苏乡村旅游接待了2.1亿人次,光“星乡村”就贡献了四成多客源。

我老家河南的村子,去年也搞了环境整治,以前堆垃圾的坑变成了小公园,家家户户都改了水冲厕所,村口还建了文化广场。村干部说这是政策支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周末都愿意回来,有的还开起了民宿,生意挺红火。

农村能有这么大变化,政策托底是关键。全会明确要搞“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的投入格局,简单说就是国家真金白银砸钱支持。比如智慧农业的设备,现在有农机补贴,有的地方能补30%;搞农村电商的,政府还组织免费培训,教农民怎么开直播、做运营。神农大模型这种高科技,现在在很多试点都是免费试用,研发团队还在把成本往下压,就是为了让普通农户用得起。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变化离普通农民远吗?一点不远。黑龙江李家村的村民,现在碰到庄稼生病,掏出手机扫一下,AI就能识别是玉米大斑病还是水稻二化螟,连防治方法都给得明明白白;北京怀柔的崔若冰,用AI管理水培蔬菜,一个人能管4个大棚,比以前省了好几个人工。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便利,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概念”。

当然,农村的变化才刚开始。现在丘陵地区的智慧农机还不够多,有些偏远农村的网络信号还不好,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但方向已经很明确了,从科技种地到数字卖货,从环境整治到设施升级,农村正在一步步甩掉“落后”的标签。中央财办的韩文秀主任都说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和成色”,国家这么重视,未来农村只会越来越好。

身边有老农感慨:“以前盼着孩子进城,现在觉得在村里也能有奔头。”确实,当稻田里有了“云端大脑”,当直播间里卖出了“非遗特产”,当村里的环境堪比景区,农村早已不是“穷地方”的代名词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老家的农村有哪些新变化?是多了智慧农机,还是开起了网红民宿?你觉得农村未来最该先解决什么问题,是网络信号,还是物流配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看看现在的农村有多“潮”。

来源:村庄全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