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是那个“果”,却没瞅见那后面藏着的“因”。
在我们身边有一种现象很奇怪,不知道你发现了吗?
同样都是过日子,可有的人春风得意,有的人焦头烂额。
有的人啥也没干,好事就找上门。
有的人累死累活,结果还是一地鸡毛。
……
见多了以后,你肯定会疑惑:这世道,公平吗?努力真有用吗?
还是说,一切都是命,都是运气?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是那个“果”,却没瞅见那后面藏着的“因”。
正是因为那些人曾经种了“因”,最后才会成为“果”。
因果因果,便是天地之间的一套雷打不动的规矩,管着寰宇间大大小小一切事情。
明白了因果的人,就不会对他人的突然走运,他人的荣华富贵,有太多的郁闷。
可要是活了大半辈子,还不信因果,那就等于白活了一遭。
因为不懂因果,就等于开车不认识道,摸黑走路,早晚得栽跟头。
这篇文章,就是帮助你,了解真正的“因果”,是什么。
一、种因得果,是为因果。
你扔出去的是啥,捡回来的就是啥。
春天在地里埋个萝卜籽,秋天你指望它长出个大西瓜?
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这道理简单不?
简单。
但多少人就偏偏在这上面犯糊涂。
天天胡吃海塞,烟酒不离手,完了还纳闷为啥身体三天两头出毛病。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你种下的是“伤身体”的因,它能给你结出“健康”的果?
对人尖酸刻薄,处处算计,完了还抱怨怎么没人真心待见。
谁乐意跟一个浑身是刺儿的人交朋友?
你播的是“让人不痛快”的种子,还想收获“一团和气”?
所以,别一天到晚抱怨结果不如意。
先掂量掂量,当初自己下的是什么料,使的是什么劲。
方向错了,力气使得再大,也是南辕北辙。
动作歪了,播的种子不对版,再怎么浇水施肥,也是白搭。
看清楚这一点,做事前就会多琢磨琢磨,这事下去,会是个什么结果。
心里有谱,行动才有准头。
别指望天上掉馅饼,也别觉得谁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那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因”堆出来的“果”。
一码归一码,清清楚楚,不掺假。
二、不受时空限制,今日因,或百年后见果。
有些人就说了,我干了好事啊,怎么没见好报?
那谁谁谁干了缺德事,怎么还活蹦乱跳的?
这就涉及到因果的另一个特性了:不受时空限制。
不像快餐,这边刚点完,那边就出锅。
因果这东西,有时候是慢炖,小火慢慢煨。
今天你做的一点点小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往水里扔了个小石子。
当下可能就一点涟漪,然后就没了。
但这个“因”,它没消失。
它就在那儿,等着发酵,等着跟别的“因”搅和在一起。
可能三年五年,可能十年八年,甚至可能要等到下辈子,这个“果”才显出来。
别以为这就便宜了谁,或者亏了谁。
时间拉长了看,账本都记着呢。
今天随手帮了人一把,可能当时人家一句谢谢就完了。
但说不定过了很多年,在某个关键时候,就有人因为这点陈年旧事,反过来拉你一把。
同样,今天占了个小便宜,背后使了个绊子,可能暂时没人发现,你还挺得意。
等着瞧,早晚有一天,这事儿会以另一种方式找补回来。
可能是事业上栽个大跟头,可能是家里出点啥事,谁知道呢?
所以,别用一时半会儿的得失来衡量因果。
它的运作,跨度大得很。
有些影响,甚至能从老辈儿传到小辈儿。
看看那些几代人都出息的家族,再看看那些几代人都窝囊的,往往能从他们祖上的言行里找到点线索。
明白了这个,就不会因为一时没看到结果就灰心,或者就得意忘形。
心放宽一点,眼光放远一点。
有些事儿,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三、起心动念即种因。
很多人觉得,我就是心里想想,又没真干,算不上什么吧?
大错特错!
当脑子里冒出那个念头的时候,不管好念头还是坏念头,那个“因”的种子,已经埋下去了。
念头是啥?
念头是行动的源泉。
所有的说话、做事,哪个不是先从念头开始的?
心里琢磨着要对人好,就算暂时没机会表现,这个“善念”的因已经种下了。
它会让你整个人的气场变得柔和,时间长了,自然会做出善事,得到善果。
反过来,心里总琢磨着怎么算计人,怎么占便宜,哪怕没得手,那个“恶念”的因也已经种下了。
它会让你眼神变得不对劲,说话夹枪带棒,就算你藏得再好,也迟早会露出马脚。
到时候,人家躲着走,机会绕着跑,那都是自找的。
所以说,管行为,不如先管心。
心里干净了,念头正了,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自然就差不到哪儿去。
整天想着好事,好事就容易来。
整天想着倒霉事,倒霉事就容易找上门。
这不玄乎,这就是你内心的状态在吸引同类的东西。
看一个人,先别看他干了啥,先品品他那心思正不正。
根子对了,树才能长得直。
在念头上下功夫,才是真正从源头上把握自己的命运。
四、蝴蝶效应,小因种大果。
千万别小看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儿,不起眼的小念头。
有时候,一粒沙子就能压垮一头骆驼。
一句话说不对付,可能就黄了一桩大买卖。
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善举,可能就救了人一条命,或者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这就是“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一丁点的变化,能引起结果天翻地覆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这种事儿太多了。
比如,出门前忘了关煤气,可能就酿成一场大火。
这“忘了关煤气”的因小不小?
可它引出来的“果”大不大?
再比如,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句鼓励,可能就在他心里种下了自信的种子,影响他一辈子。
这点耐心和鼓励,对大人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可对孩子来说,那分量就不一样了。
所以,别觉得“小恶”无所谓,干了也没人知道。
也别觉得“小善”太麻烦,做了也看不出啥效果。
芝麻大的窟窿,能漏掉一屋子的粮食。
滴水能穿石,绳锯能断木。
都是从小到大积累起来的。
在每个不起眼的选择上多用点心,多想一步。
今天偷个小懒,明天磨个洋工,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年两年,差距就大了去了。
这就是无数个“小因”累积成了“大果”。
对待小事马虎,就是对待自己的人生马虎。
这笔账,最后都得自己买单。
五、诸事内求,才是良好的因果。
生活中不顺心了,遇到麻烦了,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啥?
怨天尤人。
怪老天爷不开眼,怪别人不给力,怪社会不公平,怪爹妈没本事。
反正,千错万错,都不是自己的错。
这种想法,最省事,但也最没用。
把责任全推给外面,自己就成了个可怜的受气包,除了抱怨,啥也改变不了。
因果的道理告诉人们,遇到事儿,先别忙着往外找原因。
把手指头从指别人,改成指自己。
向内看,往自己身上扒拉扒拉。
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
是不是自己的做法不对头?
是不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这叫“诸事内求”。
不是说要自虐,或者没事找事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这是让你把改变的焦点,从那些你控制不了的外部因素,转回到你能掌控的自身上来。
比如,跟同事关系紧张,别光说人家小心眼。
想想自己是不是说话太冲,或者做事太独,没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你改改自己的态度,学着好好说话,学着团队合作,那关系能处不好?
生意做砸了,别光骂市场不景气,或者对手太狡猾。
琢磨琢磨自己的产品有没有竞争力?
服务到不到位?
经营方式是不是该换换了?
当你真正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且下功夫去改,去提升,那外面的“果”自然就会跟着变。
因为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通过改变自己这个“内因”,来撬动外部世界那个“外果”。
这才是掌握自己命运的真本事,也是建立良性因果循环的唯一正道。
老是指望别人改变,指望环境改变,那跟守株待兔有啥区别?
主动权,得攥在自己手里。
普通人如何运用因果
说了半天,这因果规律,普通人怎么用在日子里呢?
其实不难,捅破那层窗户纸就行。
头一条:不是嘴上说说,是打心眼里相信因果。
不信,说再多也是白搭。
第二条,管好自己的念头、嘴巴和手脚。
也就是“因”的源头。
心里头多想点好事,与人为善。
嘴巴上积点口德,少说伤人的话,多说暖心的话。
手脚勤快点,多干点实事,正经事。
哪怕只是每天坚持做一件小小的善事,日积月累,那也是不得了的善因。
第三条,有点耐心。
别今天刚做了点好事,明天就想着中大奖。
也别看人家做了坏事没马上遭殃,就觉得因果是骗人的。
给时间一点时间。
有些“果”,它熟得慢。
第四条,小事上心。
别觉得小错不是错,小善不是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万丈高楼起于平地。
在小事上不马虎,才能在大节上不出错。
第五条,敢认账。
事情搞砸了,结果不好了,别第一时间甩锅。
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该担的责任担起来。
错了就改,这不丢人。
怕的是错了还不认,那就会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栽跟头。
最后,也是最管用的,就是多琢磨。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儿,顺心的,不顺心的,都拿因果的尺子量一量,琢磨琢磨这里头的“因”是啥,“果”是啥。
琢磨多了,看得就透了,心里就亮堂了。
这脑子啊,越用越活,对因果的理解也就越深。
人活一辈子,说白了,就是一场“种因结果”的戏。
谁也跑不了,谁也躲不掉。
看透了因果,不是让人变得缩手缩脚,啥也不敢干。
是让人活得更明白,更踏实,更有方向感。
知道啥能干,啥不能干,干了会有啥结果。
心里有数,脚下的路才能走得稳。
别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了,也别一天到晚怨天尤人了。
记住这句话:要想命好,先修己心;要想福来,先种善因。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祸与福。
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种自得。
来源:每一次发现美